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人民日报国纪平: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_舆论场

人民日报国纪平: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_舆论场

布局截图

“那里是Xi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家乡。”

2013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的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前,习近平主席指着地图右侧的一个地方,揭示了千年古都Xi安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的独特地位。

2023年5月18日和19日,习近平主席将在Xi主办中国-中亚峰会。这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行峰会,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过去和现在相互反映。在这里回顾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历程,仿佛穿越了时间空。2100多年前,张骞完成了从长安到西方的“凿空之旅”,开辟了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2013年11月,Xi安始发至阿拉木图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辟了向西开放三秦大地、连接中亚的物流大通道。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建设让亚欧大陆再次焕发光彩。根深蒂固,我期待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前景,美好未来可期。从中国-中亚外长会到中国-中亚五国经贸部长会,从中国-中亚五国智库论坛到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从起草中国-中亚五国视频峰会共识路线图到提出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倡议,中国-中亚机制从无到有。一个开放透明、互利互惠、平等互惠、务实管理的全方位合作平台正在形成。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国未来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是中亚国家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本次峰会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峰会机制正式建立,将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各自发展振兴以及地区和平稳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峰会必将描绘出中国-中亚关系的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的新时代。

(1)

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与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来访政要举行会谈和会见,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2023年春天,中国外交高潮迭起,既显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和塑造力,也显示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路在何方。

“我愿积极支持中国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我期待在中国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承载着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迫切期待。

热烈响应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美好友谊——

习近平主席怀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12次访问中亚国家。每次都是特别礼遇,处处热情接待。玛纳斯一级勋章、皇冠勋章、金鹰勋章和最高友谊勋章都不谋而合,中亚各国都选择授予习近平主席这一极其崇高的荣誉,以表达本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热烈响应的背后,是雪中送炭的兄弟情——

“亲爱的兄弟”,这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对习近平主席的称呼。他解释说:“在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像亲人一样给了我们最坚定的支持。我们的人民非常尊重你,认为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和老朋友。”去年,米尔济约耶夫总统邀请来访的习近平主席共同种植一棵橡树,象征着中乌友谊常青。

热烈响应的背后,是一家人的经历——

“塔吉克斯坦对中国寄予厚望,愿意成为中国的真诚伙伴和亲密兄弟,与中国携手努力,世代友好。”2014年,塔吉克斯坦三代总统拉赫蒙身着民族服装,为来访的习近平主席夫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宴。习近平主席穿上拉赫蒙总统一家赠送的当地传统服装,两国元首“手拉手散步”。

回顾中国-中亚机制的发展,元首外交不仅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地区机制建设中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成为双方全方位合作的最大政治优势。

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强调“共同谱写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决定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不到一个月后,中亚五国元首齐聚北京,共话“冬奥之约”。2022年9月,习近平主席选择中亚作为他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出访。2023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卡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Kalldahl Berdymukhamedov)上任后首次访华,6名内阁副总理陪同。不同寻常的安排凸显出,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全面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国与中亚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全覆盖,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2)

力量不在手臂,而在团结。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建立在真诚互信、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帮助中亚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与中亚携手成为共同追求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伙伴。建交以来,中国始终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中亚国家,充分理解他们的合理关切,切实照顾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赢得了他们的广泛尊重。

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卡里莫夫曾感叹,在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风风雨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国际舞台上,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真正的好伙伴。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条件,在双方合作中始终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照顾我们的关切。”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曾总结说:“中亚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根植于几个世纪的深处。我们真诚珍惜这一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成功经验。在过去的30年里,中亚国家和中国在睦邻友好和坚定不移的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模式,释放了中亚的巨大潜力。地区合作迈上新台阶。”

只有相互成就,才能不断增进团结,深化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与中亚五国深化政治互信的进程是坚实的。目前,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建立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稳步改善。

中国和中亚五国坚定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中国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中亚搞‘颜色革命’,坚决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破坏人民和平生活的势力”,“坚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国在台湾、新疆、香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关键时刻,双方都会挺身而出。为彼此仗义执言,共同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和战略利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势头强劲。双方贸易互补性强,长期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有效增强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中国愿意与中亚国家分享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技术。双方致力于优化贸易结构,共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多个“第一”。中亚是中国周边第一个全面战略伙伴集群。中国是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亚是“一带一路”的第一站,也是向西的第一站;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丰硕的成果来自于“相互尊重、睦邻友好、互助共赢”的合作准则。这四项原则是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财富,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稳定而深远的政治保证,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力量源泉。

(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新疆霍尔果斯,意为“骆驼队经过的地方”,也被称为“财富积累的地方”。这座百年驿站、百年港口,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成为一片发展热土。

霍尔果斯是亚欧大陆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现在,它有了一个“港口”。通过中哈共建的“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4000多公里外的江苏连云港仿佛被“搬到”了哈萨克斯坦的“家门口”。

中亚是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取得成效的示范区。回顾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给中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深远机遇,类似霍尔果斯的故事还有很多: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数千万人的出行方式,当地居民盛赞“中国建设者用900天奋战实现火车900秒翻山越岭的奇迹”;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形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中国与中亚铁路系统开通的“铁骆驼队”已成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际合作的生命线…哈“光明之路”民主党副主席瓦西里耶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对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活力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亚国家在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实干家。2014年宣布投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等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宣布从2022年起的未来3年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中国宣布在未来3年内向中亚国家提供5亿美元无偿援助和5000个研究和研讨会名额…这是一项务实的措施,受到了各方的一致欢迎。

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双方都有锚定未来合作的想法。中方愿以交通、能源、农业、基础设施为重点,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在中亚实施更多实实在在惠及普通民众的民生工程。中国和中亚国家将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深化数字经贸、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政务、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合作。双方将建立“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发展“丝绸之路电子商务”。双方支持制定“绿色丝绸之路”路线图,加强在替代能源和专业培训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合作,实施绿色技术领域的区域计划和项目。

解决共同发展问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亚国家发展愿望强烈,发展潜力巨大,与中国提出的“互为对方发展振兴的坚强后盾,相互帮助实现发展繁荣”的原则不谋而合。正如吉尔吉斯斯坦战略决策中心执行主任库巴特·拉基莫夫所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互利合作,就是将“共同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过程。

(4)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和中亚国家是唇齿相依、安全共享、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在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诉求和利益。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安全合作成效显著,成为高水平互信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主席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得到了中亚国家的广泛认同,也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中得到有效落实。中国与中亚邻国3300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双方友谊、互信、合作的纽带,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

中国-中亚安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从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到建立健全安全合作机制,深入开展执法安全合作;从举行多双边联合演习和联合边境巡逻,到在人员培训和执法能力建设方面继续合作;从一致通过《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到宣布成立中国-亚健康产业联盟…面对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与时俱进,内涵日益丰富,领域日益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共同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构筑了一道坚强的安全屏障。

中国-中亚安全机制日趋成熟。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政治军事文件,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从双边合作到上海合作、亚信、联合国等多边舞台,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合作平台;针对阿富汗和平和解与重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热点问题,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了有效沟通和协调,共同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有效维护了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间空和领域更加广阔,对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到共同实施全球安全倡议,一系列具有中国智慧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地区冲突、加强地区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有效思路。它们不仅为本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提供了安全合作的典范。

(5)

“我愿意给一袋金子去见希瓦.”被中亚谚语誉为“千顶之城”的希瓦曾一度年久失修,面临建筑墙体开裂、倾斜下沉的危险。中国文物修复队的到来,让希瓦古城重获昔日魅力。

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是习近平主席走向世界文明的重要一站。2022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有一个中乌联合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的微缩模型。在乌克兰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了古城的修复工程:“2013年我访问撒马尔罕时启动的希瓦古城古迹保护修复工程已经顺利完成,让希瓦古城更加光彩夺目。”

和汤之美,在于同中有异。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有古老的文明,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黄河和长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中亚文明则起源于奔腾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中华文明和中亚文明都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在古丝绸之路上,中国的造纸术、冶铁术和中药通过中亚传播到世界,中亚和西亚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也传到了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明代陈诚五使西域。祖籍布哈拉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在云南为官,“兴滇之心,任滇之子”;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逆境中结下了珍贵的友谊…跨越时间的长河,在这条互学互鉴的道路上,传承千年的中国与中亚的丝绸之路友谊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牢固,世代友好融入了六国人民的血脉。

如今,越来越多的桥梁正在搭建——中国与中亚国家结成62对友好省市,每年数十万人往来频繁,13所孔子学院在中亚落地生根,中亚首个鲁班研习班在塔吉克斯坦正式运营,中国多所知名高校设立中亚国家研究中心和中亚语言专业,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成功举办,人文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中国和中亚国家正在共同实施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理念,致力于建立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格局。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分析人士乌拉扎·利耶娃指出,这种促进共同文化繁荣的思想将有力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缩小它们之间的距离,并刺激文化领域创新思想的出现。

(6)

“世界如海洋,时代如大风,前浪如兄弟,后浪如兄弟。风托后浪推前浪,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哈萨克“诗人圣人”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句,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征途上,中国与中亚国家有着共同的感情、心灵和梦想。

当前,一股新的时代潮流正在中亚吹来:全面开启“新哈萨克斯坦”建设,努力向“世界发达国家30强”迈进;2022-2026年“新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成功实施;土库曼斯坦制定了《新时代强国复兴:2022年至2052年土耳其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说,“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新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制定了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在追求国家繁荣和现代化的征途上,中亚国家把创新和进步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西方学者看来,中亚国家已经“令人失望地”“错过了”以西方方式“民主化”的机会。真正让中亚国家失望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乱开药方”。资本扩张催生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使许多后发国家陷入经济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

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属品”,也不是“另类选择”,不可能简单复制粘贴。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找到一条符合国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选择,而且提供了一种找到正确道路的方法,这给希望加快发展和保持独立的中亚国家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信心。

“我个人饶有兴趣地阅读了这本内容丰富的书,它体现了大国领导人深刻的政治思维,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复杂的全球化进程。”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在为乌兹别克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序时写道。中国与中亚国家理念相同、目标相近、利益相近,相互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是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发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国在扶贫方面有世界先进经验,减贫成就举世瞩目。”2021年,时任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与减贫部第一副部长诺尔库洛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已开始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包括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扶贫机制和提供资金支持,并邀请中国专家参与制定乌兹别克斯坦《2030年扶贫计划》,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扶贫领域的合作;“中国的同事们表现出了极高的敬业精神,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然”。在哈中联合科研中,哈萨克斯坦研究员波拉托夫受益匪浅;“感谢中国企业为我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中国接受培训的经历让来自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的萨曼莎对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充满信心…

从减贫到生态保护,从农业合作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充分尊重中亚国家对现代化的自主追求,并以最大的诚意与它们分享发展经验。

(7)

时代呼唤责任,呼唤团结,共克时艰。“当我提出人类共同未来共同体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时,我希望团结取代分裂,合作取代对抗,包容取代排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美好的世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和变革时期。中国和中亚国家携手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亚国家是中国计划的积极响应者和坚定支持者。“全力支持”和“全面实施”对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具有战略意义”。中亚五国态度明确,将共同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似的立场。“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治理观”;“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只能由本国人民来判断”的“民主观”…许多共识反映了双方战略视野的接近,为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互为强大“大后方”,维护共同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完善全球和地区治理作出贡献。双方通过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外长会和阿富汗周边国家外长会为阿富汗和平重建作出贡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亚五国希望中国在促进地区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上海精神”、“丝路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文明观、新全球治理观等被反复提及。这些合作理念都来源于双方合作经验的归纳,既体现了双方的共识,也记录了双方的行动。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五点主张,顺应了地区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普遍期待,顺应了时代潮流,得到了中亚五国元首的积极响应。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最新实践。

******

在Xi安火车站,当北站和南站交叉空时,它们面对面。南站楼壁画《丝路百景》,记录了这座十三朝古都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一路向西的辉煌时刻。北站壁画《晋陕黄河八百里》揭示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澎湃力量,给这座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带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正道,顺应潮流,秉持信念,修正友谊,携手同行,共谋发展,荣辱与共,相知相亲,站在正义一边,开创了中国-中亚关系的黄金30年。

前路漫漫,光明无限。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承载着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的共同期待,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中国愿与中亚国家真诚团结,携手开创中国-中亚关系的下一个黄金30年。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中国和中亚国家乘势而上,携手努力,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人民日报国纪平: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516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