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新海虎8”出击!探访长江口上的“国之重器”_中国政库

“新海虎8”出击!探访长江口上的“国之重器”_中国政库

大型耙吸挖泥船“胡心海8号”中新社记者庞无忌摄

5月,春夏之交,长江口深水航道一片繁忙景象,日均进出航船舶接近200艘次。其中有四艘与来往的运输船不同。他们的职责不是运输货物,而是疏通水道,清理泥沙。

大型耙吸挖泥船“胡心海8号”就是其中之一。这艘全长130.3米、宽25.6米、深9.2米的大船,犹如一只巨虎,捍卫着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安全畅通。近日,中新社记者直通车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国资新企业品牌银行”活动,登上了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口航道维护疏浚工程“胡心海8号”。

移走“沙坝”

大型耙吸挖泥船“胡心海8号”提交给上海海事局供图。

每年5月,长江口深水航道开始进入汛期和淤积期。一年之内,滚滚长江将携带约4.8亿吨泥沙,从上游倾泻而下。堆积的泥沙阻挡了来往的船只,成为制约我国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和世界航运干线长江口的“屏障沙”。

为改善长江口航道流态,确保深水航道安全畅通,大国重器“胡心海8”出击。“现在,包括‘胡心海8号’在内,4+1艘中大型挖泥船同时在长江口投入作业——4艘在现场,1艘在待命,每月疏浚泥沙约300万立方米。”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党支部书记、上航董事胡告诉中新社记者,未来几个月,随着雨季上游来沙量的增加,项目部将调派更多的挖泥船在此施工。

他回忆说,2021年,受两次台风影响,为了“抢工期”,保证深水航道通航,一个月内最多同时施工15艘挖泥船,一个月疏浚泥沙量超过900万立方米。

“新海虎8”能力如何?

“胡心海8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耙吸挖泥船,采用了国内最大的泥浆泵变频驱动、高压电网和自动疏浚优化系统。胡介绍,“胡心海8号”可利用智能清淤系统实现精准耙网施工,自动优化清淤效率。

该船单日填海产量记录为3万立方米,约为6个足球场大小。据介绍,这得益于变频泥浆泵无级调速的优势,也是“新海虎8”与其他主流拖吸船的区别。可用于根据土质和行距的不同,进行吹填工程的“个性化定制”。

在“新海虎8”船上,专业人员向中新社、直通车等记者演示了定点耙挖、快速穿插航道、高效率疏浚等“一人疏浚”的智能化施工技术。

据了解,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疏浚长度125公里,各断面泥沙分布不均,工况差异较大。为确保各断面严格达到12.5米水深,CCCC上海航道局需要安排机动性好、施工能力强的主力船舶投入到淤积强度最大的断面进行分段施工。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船舶建造效率。“新海虎8”能根据水深智能精准疏浚,提高效率。

自2012年12月26日建成出厂以来,“新海虎8”的建造足迹遍布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等中国港口,参与了20多个国内重大项目。

“胡心海8号”是我国智能疏浚装备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介绍:“最初我们采购了日本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港口建设后遗留下来的大量设备,后来觉得不够用,就自己动手建造了。我们在长江口整治工程中使用的许多大型机具都是独创的、独特的。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世界领先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于大型河口和水道的整治。”

目前,包括“胡心海8号”在内的各种智能疏浚设备已陆续投放市场。据上海市交通局介绍,即将投入使用的LNG15000挖泥船还将实现国内首个全自动“无人疏浚”功能,填补我国疏浚船舶应用清洁能源动力的空白。

超级工程激活“黄金水道”

大型耙吸挖泥船“胡心海8号”提交给上海海事局供图。

长江口航道整治维护疏浚工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河口治理工程,创造了水运建设史上的中国奇迹。

该项目已顺利建成125公里“水上高速公路”,打通长江“黄金水道”,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上海市交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方俊华说,经过40多年的技术攻关和13年的艰难建设,2011年5月,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终于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从水深7米到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打造了一把打开“黄金水道”的“金钥匙”。

据了解,2010年通过长江口的货运量为9.1亿吨。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2012年长江口通过货运量10.5亿吨,增长15.4%。据测算,2025年和2030年长江口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7亿吨和20亿吨。根据航道规定,从船舶大型化、实际载重率提高、减少待潮时间、分流空载重超宽船舶四个方面进行估算。未来10年,项目将产生近40亿元的经济效益,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丰厚红利。

数据显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561.2万标箱激增至2022年的4730万标箱,连续第13年位居世界第一。

华江船务有限公司华江6船余振培是12.5米深水航道开通的直接受益者。他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是直通车记者,他的公司主营业务是从秦皇岛或黄骅等北方港口通过水路将煤炭或矿石运输到南京。

过去,由于上海港航道水深有限,一些大型船舶不得不选择减载后才能进港,这不仅大大限制了上海港的货运能力,也增加了航运企业的成本。

余振培说,过去为了保证通行,一艘船只能装载4万多吨货物。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现在可以满载7万吨的船只,每艘船可以装载2万多吨的货物。对于公司来说,这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货物运输的周转时间,公司还可以增加船舶的航程和货运量,大大提高了效率。

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陈飞燕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新海虎8”出击!探访长江口上的“国之重器”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017.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