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新华社:关于长津湖,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_舆论场

新华社:关于长津湖,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_舆论场

最近,韩国领导人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其中提到了一场众所周知的战役——长津湖战役。

他的原话是:美国第一陆战师在长津湖战役中突破12万中国军队的海上战术,取得“奇效”。

这话出自韩国总统之口,有点讽刺。国内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长津湖有意思吗?这是美国人不愿意提的!真的要谈一个“湖”吗?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源地图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以史为据当场驳斥:根据中国战史记载,此役有3.6万人被歼灭,其中美军2.4万人,包括美军一个整团,美军第八军司令中将·沃克也在混乱中翻车身亡…

其实什么都不用说,拿出这面旗就行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缴获的美国北极熊团团旗。

图片左下角是志愿军缴获的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北极熊团)的旗帜。图片右上角是消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的某志愿军部队四连获得的奖励旗。资料照片

韩国领导人的说辞注定不会掀起波澜,因为铁一般的事实早已摆在这里。

值得警惕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珍惜英雄。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时无,有时无。”没有对你不好的,也没有对你好的;不喜欢的虚无,喜欢的虚无;顺其自然,不顺其自然…

近年来,一些歪曲历史、丑化英烈的虚无主义言论在国内舆论场不时浮出水面,甚至由内而外。他们披着“客观”、“解密”、“研究”等各种外衣,或被任意捏造,或被刻意解构或重构…

有的看似客观,实则歪曲历史,解构历史结论。至于长津湖战役,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承认长津湖战役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撤退”。然而,国内舆论场的一些人却打着客观中立的旗号,从所谓的专业和学术角度解构历史悠久的历史。

2021年10月7日,两个年轻人在北京一家电影院看长津湖战役海报。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有的看似有理,实则有奇情,消解崇高精神。2021年,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之战》一炮而红,刷新了当时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一位网友经历了当年士兵啃冻土豆的艰辛,发帖感叹当年多么不易,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但是,一些人开始以理性分析的名义扮演“杠精”的角色,对这位网友冷嘲热讽,产生奇怪的感觉,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企图混淆舆论,抹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罗某平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就侵犯英烈荣誉公开道歉。

有的看似调侃,实则捏造野史,污蔑英烈。此前,罗某平、辣笔球、作业本等一批网络所谓“大V”多次发表诋毁抗美援朝、丑化英雄烈士等侮辱性言论,恶意消费,挑战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最终引发众怒,导致其身败名裂。

要灭一个国家,先去看看它的历史。

如果你想加强你的国家,你必须强调它的历史。

炒野史,玩烂梗,就是贬低历史,封杀英雄,在网络上“寄人千里”,在学术上让民族精神史相形见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可见一斑。​

2021年10月25日,志愿军烈士家属代表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向未来。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坚持四个“专”: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坚定的立场、坚定的斗争。​

我们应该特别清楚历史的重要性。“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最终结果是动摇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本——历史。

对历史虚无主义特别敏感。拿屈辱的历史开玩笑,把民族痛苦当娱乐,污蔑英雄来抖擞精神,用令人发指的言行赚钱…历史虚无主义的套路往往具有欺骗性、迷惑性、煽动性,经常在国内外兴风作浪。永远保持敏锐的判断力,不要掉以轻心。

我们应该特别坚定地反对舆论场上的噪音。捍卫历史,尊重英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都应该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不应该犹豫观望,更不应该做任何让步。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对上述行为进行批评、劝阻和制止,形成对这种不良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我们应该特别坚定地使用斗争手段。无知不是“护身符”,任性不是“通行证”。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恶搞视频”、曲解甚至恶搞历史经典等言论和行为。

2022年9月17日,志愿军老兵崔向烈士英雄墙敬礼。新华社记者潘小龙摄

历史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记忆。

每个中国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历史,要“温柔善良”。每个中国人都要捍卫自己的历史,坚定“绝不答应”。

我们永远记得,73年前的那个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

当牺牲的时刻到来时,他们想念家里的父母吗?你会担心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吗?你有没有深情回望过身后的祖国大地?​

多少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不容挥霍和歪曲,我们必须坚决捍卫。

责任编辑:柴敏懿图片编辑:李晶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新华社:关于长津湖,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28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