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盗伐贩卖古树案追踪:2600年古楠木王被毁,500年樟木遭砍伐_绿政公署

盗伐贩卖古树案追踪:2600年古楠木王被毁,500年樟木遭砍伐 2600年,“古楠木之王”被切成碎片盗走;500年,樟树被砍伐;在100多年的时间里,“金色大理石”被锯掉了…近年来,许多地方发生了非法砍伐和出售古树名木的案件。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盗伐、贩卖古树名木案件多发生在夜间林区,且多为跨区域作案,侦破难度很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的管理者不清楚古树的底数,管理不善,一些当地人缺乏保护意识。 许多地方发生了非法砍伐和贩卖古树名木的案件。4月12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法院“双碳”巡回法庭宣判了一起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楠木的案件。 贵州省黔东南州被砍成碎片并被盗的一株楠木。 黔东南州公安局供图2021年9月至12月,陆某洲等人流窜至贵州省剑河县、台江县,通过切割楠木块的方式盗窃楠木,并通过邮寄方式销往福建、广西等地。 陆某洲等11名被告人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法院判决11名被告人及4名附带民事被告人以认购碳汇的方式承担楠木替代修复责任,并支付29万余元用于一棵树龄2600年的受损“古楠木之王”的修复抢救。 此外,15人共分得违约金15万余元。 除了古楠木,不法分子还非法砍伐、贩卖“金弹珠”、樟树、柏树等古树名木。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公安局近期破获的一起相关案件显示,犯罪嫌疑人张某光等4人驾车至印江县刀坝镇联丰村,锯下一根“金色大理石”树根,以1.6万元的价格出售。 经专家鉴定,这颗“金色大理石”为三级古树,高约15米,DBH 107厘米,树龄约120年。属于法律保护的古树名木。 2022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在该县某村发现9棵樟树被砍伐。 其中8种植物已被列入名录,其树龄在140年至500年之间。属于法律规定的古树,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富川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及时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杨某抓获归案,现场查获砍伐香樟树枝原木91根,约16立方米。 记者还了解到,2022年10月,河南省沁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历时8个月的盗伐古柏案件,涉案11人全部落网。 警方查明,该团伙在太行山地区非法砍伐柏树1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有20多棵,最大的有200多棵。 保护古树名木有很多困难。记者调查发现,盗伐、贩卖古树名木案件大多发生在林区,人少。 此外,作案者手段相对隐蔽,通常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警方调查取证难度较大。 黔东南州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近年来,一棵好的楠木在市场上能卖上万元。 为了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近年来,丹寨、从江、镇远等县都发生了非法砍伐野生古楠木的案件。 以古南木王被灭一案为例。 雷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张一说,案发现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从村里步行需要半个多小时。 而且被告人往往在夜间作案,容易逃跑。 一些盗伐、贩卖古树名木的案件是跨省作案,这也增加了警方办案的难度。 据悉,“古南木王”专案组民警不仅在广西柳州、福建仙游、黔南、黔东南等地开展抓捕工作,还派出多个工作组分赴福建、广西、重庆等地开展追逃核实工作。 也有不法分子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光天化日之下实施犯罪。 广西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赵某获悉富川县某村有古樟树枯枝需要清理。在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以“修剪古樟树枯枝,消除安全隐患”为由,员工将9棵樟树的枝干砍下并转卖。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当地村民因缺乏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而犯罪。 2019年11月,贵州某县村民陈某E在未办理采伐许可手续的情况下,让人砍伐自家门前的一棵古树,被公安机关立案。 据专家鉴定,陈某砍伐的古树已有112年树龄。 陈某·E .因非法采集受国家特别保护的植物罪被判处6个月监禁,缓刑1年。 要加大惩治犯罪力度,强化管护责任。贵州多位生态环境法院负责人建议,综合发挥刑事审判惩罚教育和民事审判救济恢复功能,严惩破坏古树名木的犯罪行为,不断加强对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落的保护,特别是提升对楠木等珍稀植物的保护措施。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第八分院院长肖军表示,检察机关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责任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检察职能,追究其损害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提高违法犯罪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起到震慑教育的作用。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检察院多次对该地区古树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该地区古树数量不清,存在大量未登录古树,年代标注错误较多。在一些村庄周围的古树上安装电线和照明装置的情况仍然存在。 另外,古树附近地面板结现象普遍,没有预留空的生长空间。 业内人士建议,应对古树名木设立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和古树保护措施。 近年来,贵州安顺引入古树名木身份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的管护,建立空数据库,按照“一树一档”的模式进行登记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形成的分析报告和风险预警第一时间纳入古树名木身份档案,同时录入绿化资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增强广大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肖军说,一些偏远山区群众缺乏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认为“我老人家种的树就是我们家的”,基层干部必须把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规定明确传达给群众。 “我们必须告诉人民,挂了老树的私人没有权利砍伐它们。 ”肖军说道。 责任编辑:吴志超图片编辑:申克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盗伐贩卖古树案追踪:2600年古楠木王被毁,500年樟木遭砍伐_绿政公署》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25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