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中青报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_直击现场

中青报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_ 4月的北京动物园,人们在露天休息区休息、交流、进食。 林天宇/图片编辑是一个社会人。 社交是人的必需品,它不仅能为个体提供人际支持,还能带来精神上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慰藉。 对于正在恋爱、求职、择偶、婚育的年轻人来说,日常面对面的社交沟通和互动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不可替代。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70%的受访青年觉得越来越多的虚拟社交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孤独,甚至有40%的受访青年确认自己已经“回避社交”。 是什么让年轻人感到孤独,同时又避免社交?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社交?出现卡壳的社交链条如何才能灵活自由的再次转动?本期《青年调查》带你进入青年社会化话题,看看年轻人和心理学家怎么说。 在社交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每天从早到晚在网上交流,但是当他们面对面的时候,却感到无所适从。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wenjuan.com)社会调查中心对2001名18-35岁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青少年觉得自己出现了心理或行为上的“社交堵塞”,其中26.7%的人觉得自己有网络社交障碍,17.0%的人觉得有网络社交障碍,20.5%的人接受了采访。 只有30%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困难。 “我会避免与一大群人交往。”来自湖北武汉的应届毕业生刘进(音译)更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 “有时当我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我需要‘打破僵局’或向陌生人介绍自己。我很抵触。 另外,我一般不会主动与人打交道,只会被动回应。” 80后妈妈李慧慧喜欢和朋友呆在一起。“我需要社交,孩子更需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这几年社交活动增多了。” 我很高兴能和我的朋友一起散步和吃饭。 如果每天在家无聊,网上聊天就没有意义了。”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我都喜欢和两三个人聊天,对群体社交比较抵触。不喜欢参加部门聚餐,不喜欢群聊。 5人以上的社交活动,最多一年一次。 河南商丘00后学生张怡说,她线下社交的频率比较低。“我心情好的时候会主动邀请朋友来玩,比如刚参加完一场重要的考试或者比赛。” 调查中,40.3%的受访青年承认会避免社交,30.5%表示不会,29.2%表示不好说,要看情况。 “我会避免和一大群人社交,比如团建,因为人太多,很多人根本不熟悉。这样的社交对我来说很费力。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任雯说,她在社交前会很紧张,需要做很多心理准备。 “我在网上交流没有障碍,但线下和很多人在一起,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调查中,64.2%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有社交障碍,其中26.7%觉得自己线下有社交障碍,17.0%觉得自己线上有社交障碍,20.5%觉得两者都有。 李慧慧也承认,他无法应付所有的场合。“我更喜欢三个人的聚会,因为总有人能抓住话头。就算不说话,三个人在一起也不会尴尬。 如果是多人聚餐,我尽量不早去,因为如果人少只是不熟,会很尴尬。” “出门前化妆选衣服搭配很麻烦。”“寒暑假我会认识更多的同学。都是老同学,相处的很舒服,但是一旦有陌生人参与,我就会变得很尴尬。 “刘进经常恢复白天的社交场景.”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不恰当的反应,觉得很尴尬。” 张毅觉得周围有些人的目的并不那么纯粹。 “有些同学逢年过节给哥哥姐姐发祝福,在朋友圈互相评论。 在兄弟姐妹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些平时注重社交的人看起来资源和人脉比较多,但我觉得没必要。后来,我干脆给自己贴上了一个不善交际的标签,带着某种目的完全逃避这些社交活动。” 对于部分年轻人回避社交的现象,60.6%的受访年轻人表示,一些社交活动逐渐变得陈腐、目的性不强,年轻人不喜欢。 这个选项的选择率排名第一,比第二个选项高出近13个百分点。 此外,47.8%的受访青年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没有精力社交;46.5%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长大后人际交往单薄,社会阅历少;42.6%的受访青年认为无效,社交过多。 张毅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是年轻人回避社交的重要原因。 “重要考试临近时,我不会社交。一方面,我占用时间。另一方面,我处于焦虑状态,对人际关系敏感。如果我去见人,可能会强迫自己装得口若悬河,不得不在气氛尴尬的时候思考如何挽回场面。 这样的社交之后,我不仅不能放松和调整,反而觉得更累。” “我从小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觉得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如果我迟钝或者在人多的地方说错话,回家就会被父母指责。 “李慧慧坦言,他仍然害怕回老家过年.”小时候不知道怎么说话,尤其是长辈多的时候。再次召集所有的长辈有点傻。 我一直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导致我害怕面对这样的场景。”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攀比和竞争无处不在。 出门前化妆选衣服搭配很麻烦。 ”张毅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更喜欢通过语音或视频在线聊天,而不是走出家门。 调查显示,还有其他原因让年轻人回避社交: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不适应传统社交(37.9%),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30.2%),生活圈子缩小(27.7%),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社交(24.5%),缺乏社交能力(23.3%)。 如何克服线下社交障碍任文认为,要克服线下社交障碍,首先要参与社交活动。除了实在不想参加的场合,只要想去就一定要参加,哪怕是胆怯紧张。 “只有多参与,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和勇气。 另外,不要脸皮太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很多人害怕社交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怕丢面子,但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观众,静下心做好自己就好了。 “张毅认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天性。喜欢听的人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在一些场合听也是很重要的,不必勉强自己说一些俏皮话。 喜欢说话的人不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话太多了,会不会很烦。 李慧慧认为,开放社会交往的第一步是克服心理障碍。 只有摆脱束缚,走出去,才能更熟悉人,更了解人,知道一起做什么。 关于如何克服线下社交障碍,63.1%的受访青年建议年轻人静下心来,减少对沟通失败的担忧,61.0%的受访青年建议心态更加开放、包容,学会分享。 此外,52.1%的受访青年建议增强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41.3%建议形成自己的社交方式,37.3%建议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35.9%建议提高社交能力,24.5%建议正常一点,不要苛求自己。 张毅说,要尽量创造美好的社交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选择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时间,和喜欢的人一起去名胜古迹。 “如果每次社交后都觉得尴尬和累,久而久之就会放弃社交。” “一个人自身的气质会吸引同类型的朋友。有的人相处累了,没必要勉强自己去联系,因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负担。 “李慧慧认为,不要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而是和朋友相处要多见面,不能把自己关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美食。只要她有预约,就一定要去她认可的店。如果她吃的不好,她会整天不开心,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她会选择餐厅。 如果她每次都因为不好意思,不开心而不说,我们就很难经常保持联系了。 “李慧慧认为,在与他人相处时,没有必要过分迎合他人。你应该把你关心的事情说出来,否则会影响你的社交感受,你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社交不是工作,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技能。如果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商务谈判而不是社交活动。大家还是要放松。 ”张毅说道。 受访者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 00后占8.4%,90后占62.6%,80后占29.0%。 (张对本文亦有贡献)编辑:刘雯图片编辑:申克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青报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_直击现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24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