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大家聊创新丨瞿建国、韦嘉:细胞之能

大家聊创新丨瞿建国、韦嘉:细胞之能

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高新技术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开拓者和领导者。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培育产业“核爆点”,更好地为自力更生的高层次科技服务。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慧日报社联合制作的《人人谈创新》系列纪录片短片正在热播,以专家视角讲述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实践。今天,《细胞的力量》第四集上映。创始人瞿建国、元能细胞科技集团副总裁贾伟带您走进细胞世界,畅谈如何在生命健康重点产业的赛道上释放创新动能。

▲《细胞之能》(07:42)用创新点亮生命健康新希望

“年轻健康的时候就储存细胞,需要的时候就用,就像储蓄财富一样。细胞是非常宝贵的资产。细胞健康,生命才能健康。”全新的健康理念激励着60多岁的屈建国开始了他的第四个职业生涯。

作为在浦东开发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屈建国一直坚定地走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2014年,在与细胞领域的专家交流后,他在细胞存储的赛道上找到了新的创业空室。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技术攻关和自主研发,积极打造原创技术源,不断为生命健康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小细胞,大健康。屈建国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会延长,患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单位。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会促进西医、中医、细胞医学和生物医学的有效结合,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细胞产业是一个生命链,很长很广。怎么切入?要从细胞储存的基础工作入手。

“人体免疫细胞被称为人体的防御战士,间充质干细胞是人体的建设者。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被忽视的‘财富’的珍贵价值。”贾伟说,他希望在未来,借助细胞的力量,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研究获得健康。

近年来,全球细胞存储市场快速增长,细胞存储产业向智能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也成为全球原创技术战略家的必争之地。贾伟说,在国际上没有采购到满意的细胞存储设备时,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高端智能细胞存储设备,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克服了各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困难,研发出了覆盖大部分应用场景的生物样本存储设备。中国首家无人值守全自动细胞“银行”在张江建成,获得300多项专利,使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世界。

因为没有现成的人才,在研发过程中,远能细胞组建了由数十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创新团队,与专家、机构合作,进行联合创新研发,并设立了自动化机械方面的博士后工作站。

“创新创业都是从无到有,从0到1,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屈建国看来,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值得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未来方向。“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条路很长,不一定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就很成功很完整。但是,不管使命好还是理念好,总要有个开始,有个开始。”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陈飞燕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大家聊创新丨瞿建国、韦嘉:细胞之能》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828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