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没了专职撰稿人,《国家地理》还能一纸风行吗?
《国家地理》杂志最著名的封面之一:1984年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的“阿富汗女孩”。来源:华盛顿邮报。
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于当地时间6月28日解雇了最后一批全职内部写手,并宣布从明年开始停止在美国报摊销售该杂志的纸质版。据悉,此次裁员是国家地理母公司华特·迪士尼一系列裁员的一部分。裁掉了19个专职写手,杂志社的小录音部也裁撤了。
这已经不是国家地理近年来第一次裁员了。2015年至今,已经裁员四次,最后一次是去年9月,对象是6名高级编辑。这次裁员19人,在全球裁员潮下看似微不足道,却颇具象征意义。
美国国家地理的专职撰稿人,可以比作传统新闻媒体的记者。取消这个岗位后,杂志的稿件写作将主要依靠自由撰稿人。在数字媒体高速运转的时代,国家地理依然代表着传统媒体的极致运作。它精益求精,每篇报道的采访、调研、摄影、撰写往往耗时数月,被视为活化石般的“工艺品”。
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于1888年,135年来一直在探索科学和自然世界。它已经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现在它是一份以43种语言提供内容的国际期刊,覆盖172个国家和超过7.3亿读者。国家地理电视台制作的内容获得了一项奥斯卡奖和两项奥斯卡提名,以及130多个艾美奖奖和众多影视媒体专业奖项。
《国家地理》135年的历史见证了大众媒体最辉煌的时代,纸媒的迅速衰落,数字信息的崛起。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国家地理》杂志在美国的订阅人数超过了170万,这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但要知道,在80年代末,它在美国的订阅人数达到了1200万,在美国以外还有数百万。30多年的断崖式下跌,可谓触目惊心。
但即便如此,它仍是美国声誉最好、订户最多的期刊之一。
“传统媒体渐行渐远”的感叹,近年来并不新鲜,但《国家地理》这样让人感叹,似乎承载了更多的时光记忆和情怀。
过去,国家地理是专业、理想和浪漫的代名词。它的照片选择极其苛刻,但也是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激励了许多理想主义者投身于这一领域,无所畏惧地下海,将自己的灵魂和激情投入到作品中。它专注于探索,让人类与世界交流,像百科全书一样成为读者的收藏。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梅纳德·威廉姆斯在给主编的信中写道:“最幸福的事情是,一个记者可以带领125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通过照片和文字与他一起登上这座山,俯瞰世界,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就看吧,如果不是我,你们就看不到这一切。’”
这段话后来被《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们广泛引用,成为他们激情和自豪的理由。对于几代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也是极具号召力的经典话语。
在“要不要报新闻系”成为热门话题的当下,媒体的理想主义似乎到了边缘。人们更关心这一行能不能吃,有没有足够的前景。但对于现在的从业者来说,媒体的边界还在不断扩大,传统媒体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媒体的衰落。正如国家地理将内容创作“外包”给自由职业者一样,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仍然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世界上很少有工作比媒体人更有可能接近理想与生存、浪漫激情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固守传统媒体的转型困境,或者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可能给自己设限,无法跳出枷锁。
相比之下,数字媒体时代是典型的去中心化和无组织化模式,媒体的运作可以更加灵活,个人选择的可能性也会更多。正如国家地理发言人在回应裁员时所说,“人事变动不会降低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的能力,而是会让我们更灵活地讲述不同的故事,满足我们在多个平台上的观众。说改变会对故事产生负面影响是不正确的。”
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平台在变,但责任、理想、激情永远是这个行业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责任编辑:王磊图片编辑:乐浴峰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