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复旦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寄语:拒绝躺平有三重内生动力

复旦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寄语:拒绝躺平有三重内生动力

6月16日,复旦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8300多名研究生和3500多名本科生顺利毕业,带着收获踏上了新的征程。

复旦大学校长李晶摄复旦大学

临别之际,复旦大学校长李晶寄语毕业生:

在复旦118年的历史中,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经过三年的抗击疫情,世界正在加速变化。“平躺”成了网络热词。复旦园是成长的“温室”,不是“躺平”的温床。大多数复旦的学生都很努力。但是,离开校园之后呢?年轻人轻言“平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生活选项。

拒绝平躺有三个内生动力:

首先,中国人民不会选择接受他们的命运。

古往今来,“我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寻求自己的幸福”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文化认同。同学们要思考,在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命运的情况下,能否把一个强大的现代中国交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使命在肩,怎么能平躺。

学生们在校期间通过亲身经历了解到“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困难面前,如果你坚持自我,你可能只会胆怯地呻吟;但当小我融入小我,人民就是国家,我们就是国家,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

第二,年轻人不能压抑自己的创造力。

欲望是创新的潜在力量。年轻人最有创新精神,最有活力,才华不能委屈,青春不能辜负。

在今年的浦江科学大师论坛上,我问丘成桐先生: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短,用了“兴趣”这个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最原始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诚的爱和渴望是坚持创新、不懈奋斗的精神保证。

第三,复旦人不会选择坚守。

当我们的母校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创始人们就为她许下了“与欧美并驾齐驱”的远大愿望,然后四处奔走,为学校的生存而奋斗。

在复旦人的字典里,没有执着于残馀而沾沾自喜这一说。一周前,邱鑫书记寄语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重点单位就业的同学:“做杰出的事,做有趣的灵魂。”“精彩有趣”是我们对复旦文化特色的共同认识。这样的文化特质让更多的复旦人成为发现者和开拓者。

责任编辑:徐祯曜图片编辑:朱伟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复旦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寄语:拒绝躺平有三重内生动力》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802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