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过程揭秘: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过程揭秘: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

2023年6月6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Aida Modu”号成功驶离码头。视觉中国图

2023年6月11日,上海科普讲坛邀请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豪华邮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吉为观众揭秘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过程。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Aida Modu”号6月6日下午正式停靠上海,标志着邮轮主体建造完成,转入码头开始设备调试和内部收尾阶段。

由于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大型邮轮与大型LNG船、飞机空母船一起,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曾吉介绍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从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船舶“东风”号,到2008年国产“大鹏号”打破LNG(液化天然气)船垄断,再到2022年国产航母福建舰下水…现在邮轮“Aida Modu”号已经成功对接,还远没有摘下造船业的桂冠。

为什么建造一艘大型邮轮如此复杂和困难?曾吉表示,大型邮轮具有“船舶+酒店+娱乐”的交叉和定制化产品属性。国产大型邮轮有503个薄板结构分段,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精度难以控制。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大型邮轮零部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是大飞机C919的5倍,福兴高铁的13倍,电缆长达4300多公里,约等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

曾吉还介绍了游轮出坞的过程。大型船舶的停靠和下水是建造过程中重要而危险的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翻船事故。“Ada Modu”号邮轮的停靠需要经过倾斜试验、左舷冲洗试验和救生艇脱钩巡航试验,以检验船体的稳定性、密性和逃生功能。

停靠后,邮轮仍需完成船坞内未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剩余任务,如船坞舾装、船坞测试、两次海试、交付前的准备工作等。

邮轮产业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点和推动力。大型邮轮建造是典型的复杂、定制、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迄今唯一需要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对推进邮轮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韩晓蓉图片编辑:李晶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过程揭秘: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87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