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中国科学报刊文:招聘非学术岗位,需要“全员博士”吗_舆论场

中国科学报刊文:招聘非学术岗位,需要“全员博士”吗_舆论场

近日,江苏某高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要求招聘的工作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历,但其招聘的不是学术岗位,而是行政岗位和实验室岗位。此举引发公众热议。

对于高校的行政岗位来说,硕士学位就足够了,但用人单位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有博士学位并不是个例。比如,河南大学此前要求,其招聘的15名行政人员必须是博士,四年内不能跳槽。

舆论对此关注,是因为公众质疑这是不是高端人才与工作岗位的错配,也说明博士就业市场的供需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学术竞争的压力传导到博士层面

对高校行政岗位所有博士候选人的要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市场的现状——作为一个“市场”,总会有人进入,有人退出。其中,毫无疑问,入职过程中竞争激烈,博士生也需要通过学历和经历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以获得一个教学/科研岗位。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攀新高,2023年将达到1158万人。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学历是从本科卷到硕士,最后传导到博士层次。近年来,考研率居高不下,考研分数不断攀升就体现了这一点。

这导致一些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缺乏学术热情和兴趣的人选择读博;也有一些博士生在学习几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从事学术研究。对于这些博士生来说,自愿退出学术市场,选择分流到企业、政府机关、高校从事行政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那些有志于继续学术研究,却因为一些现实原因被迫选择非学术市场就业的人来说,显然是一种人才浪费。

如果抛开那些主动退出学术市场的,我们只能在后一种情况下总结出几个具体原因。

第一,博士扩招规模与高校提供的学术研究岗位数量不匹配是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招生人数从2011年的6.56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3.9万人,10年翻了一番。据统计,早在2020年,全国高校博士生人数就达到52.4万人。

同时,全国高校可提供的岗位只有3.5万个左右,不仅仅是教学科研岗位,还有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辅导员岗位以及其他行政后勤岗位。

其次,这是一种现实所迫的无奈之举,甚至是一种妥协。毕竟博士毕业一般都不年轻了。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个硕士一般也在29岁左右或以上。如果你在读硕士、博士之前就已经工作了,35岁也不稀奇。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年龄歧视,普遍存在“35岁年龄焦虑”。如果毕业的时候找了一份不稳定的工作,35岁以后换工作就没有优势了。所以,选择一所稳定且相对自由的大学,是博士生就业的一般首选,即使不愿意从事教学科研无法继续的行政岗位。

第三,高校行政岗位也有一定优势。对于正在苦于科研的博士生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他们可以继续留在熟悉的大学环境中,没有科研的挑战和折磨。作为事业单位,高校的行政岗位也是晋升空,一旦有了一定的行政岗位,还是有机会挂靠和调入政府机关的。现实中,大量的行政领导都有大学管理的经验。更何况高校的行政岗位一年也有两个假期,相比企业和机关单位也是重要的福利。

要转变观念,保障机制。

有专家指出,社会各个领域和岗位都需要博士人才。博士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进入中小企业等领域,甚至敢于自主创业。他们应该有决心和勇气去做一些事情。对此,笔者认为,博士对非学术市场就业的选择,不是简单的“转变观念”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考虑综合因素和相应的体制机制。

首先,医生选择非学术市场就业的试错成本非常高。博士毕业的时候已经到了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的年纪,甚至很多博士生都结婚了。因此,其面临的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都不小,试错成本和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容忽视。所谓“转变观念,敢于进入中小企业,甚至自己创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具有普遍性。

其次,医生选择非学术市场就业还是有非常高的沉没成本的。一个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转变观念,而不考虑过去的投入。

最后,如上所述,年龄歧视在中国目前的就业实践中并不少见。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企业,也存在于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如果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工作,甚至自主创业,那么35岁甚至40岁以后,你将面临主动或被动“再就业”的风险。此时,博士在年龄上不再有任何优势,缺乏安全感,这将严重影响其在非学术市场和非体制内的用人选择,也不利于博士在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中的作用。

因此,非学术市场的用人单位在引进博士时,要考虑试错风险、过去投资的沉没成本和未来再就业的风险,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保障。

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用人单位所在地政府在引进高端博士人才时应建立具体的制度和机制,解决博士选择非学术市场就业的风险和成本,为其建立保障机制,解决后顾之忧,并考虑将博士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在国家层面,博士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我国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和机制,引导医生转变观念,选择在企业等非学术市场工作,继续从事科技创新。否则,博士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除了放弃自己的科技创新工作,与用人单位不匹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高校和个人付出的巨大经济和时间成本将会白白浪费。这对个人来说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对国家来说也是巨大的社会成本损失。

在行政工作中,医生有“优势”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治理。

在高校里,按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院和系,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教学科研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更多掌握在二级学院或院系手中。这种知识是“地方性”的,它决定了学院或院系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采取行动,从而避免增加校级行政机关和院系之间的信息传递成本,实现更有效的科学决策,促进教师学术。

在这方面,从事行政工作的医生有一定的优势。

博士因为学术训练和一定的学术视野,更容易与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形成共识,有助于促进大学教师的学习。教师奖学金的内容包括各类教学项目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设计、学生学术水平的核定、教师研究学术水平和贡献的评定、教师聘任和职称晋升学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其他学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一定程度的“地方性”,还需要一定的学术认知。

因此,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来看,有助于降低高校管理成本,提高大学治理水平。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作者是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国科学报刊文:招聘非学术岗位,需要“全员博士”吗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65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