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中青报:短视频时代,孩子应与网络保持什么样的距离_舆论场

中青报:短视频时代,孩子应与网络保持什么样的距离_舆论场

你的宝宝是不是这样:对魔方感兴趣,操作一次后,去“小红书”找攻略;一节生物课后,我去“哔哩哔哩”搜索古生物学的各种视频介绍。我说的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家长大呼“他什么时候学会的?”即使是父母不懂的软件应用,孩子也早就“清楚”了,他们经常给父母指导…

很多家长觉得,过去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孩子不沉迷网络,强调保护,减少青少年上网时间。现在,互联网无处不在,我们离不开它。然而网上的内容都是泥沙俱下。我们的孩子应该和网申保持怎样的距离?

距离的远近与父母和孩子高质量相处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显示,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未成年人上网动机的强度。父母对孩子了解越多,亲子互动越频繁,亲子关系越密切,未成年人就越不会依赖网络使用来满足心理需求,上网动机就会减弱。当孩子与父母相处的心理需求在家庭场景中得不到满足时,上网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放下手机,听听孩子的声音,关心一下孩子,有空就和孩子一起烘焙运动,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一起走进书海。在担心孩子使用网络时间过长之前,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的陪伴是否到位,是否走神,是否真诚。

距离与“青春模式”下网络应用提供的内容质量密切相关。

打开各种app提醒“是否进入青春模式”已经是很常见的弹窗了。国内各大短视频平台在2019年前后纷纷推出“青春模式”,严格限定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功能,对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视频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使用功能限制上,避免青少年短视频被滥用,保护青少年的隐私和权利。内容筛选也有效避免了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错误引导。例如,一些平台通过分析青少年喜欢观看的视频类型排行榜、青少年喜欢观看的热门视频等数据,完善青春模式的内容池,增加细分类别数量,优化教育、科普、乐器、体育等多个领域寓教于乐的优质内容,增加视频收藏推荐功能,优化青春模式的内容体验。但与此同时,青年模特的内容池建设更要注重科学性和多样化,通过分层防止青年模特的内容池低龄化。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需要看到生活中不一样的东西,就像我们饮食中要吃五谷杂粮一样。应该结合有趣有意义的东西,做出更多积极向上的主流内容,更好的优化青少年保护模式。

距离与整个社会对年轻人的关爱密切相关。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Aauto faster推出“看中国少年法庭”专题直播,聚焦“免费送手机”、“免费送游戏皮肤”等青少年可能陷入的网络陷阱,通过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更加明辨是非。在未成年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还在爱车更快推出了“守护少年”活动,邀请法学专家学者、检察官、司法社工等新闻工作者讲述真实案例,以更加简单易行的方式向公众普及未成年人信息安全等法律知识,帮助社会各界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家庭、学校、社会都在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更关爱的角度、更好的内容供给满足未成年人的学习成长需求,推动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成为未成年人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学习知识的社区平台。

可喜的是,调查发现,目前超过50%的青少年对不符合社会规范、违背社会公平、有歧视行为的短视频内容持排斥态度,这说明青少年对短视频内容的甄别力已经越来越强。当然,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的辨别能力也是不同的。今天,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在信任和支持青少年的前提下保护和引导他们,同时创造、共建、共享和更好地发展网络应用的青少年模式,这也是对青少年权利和主体性的尊重。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青报:短视频时代,孩子应与网络保持什么样的距离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631.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