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不探索新发展模式,房地产可能很难稳定下来_地产界

不探索新发展模式,房地产可能很难稳定下来_地产界

最近楼市的表现让各方困惑。就算政策这么大力度,这么持久,就算房贷额度这么宽松,利率这么低,就算开发商这么大规模的降价促销,就算中介和渠道这么努力的营销客户,也无法缓解房地产下行的趋势。有一个共识,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房地产可能很难企稳。最近笔者也调查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参与了很多讨论,发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行业,对于什么是“新开发模式”的理解和思考都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甚至让市场快速见底。还是过去那种“快节奏”的老逻辑。对于新发展模式的“慢节奏”逻辑,一方面是思维没有惯性,另一方面是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我们看到地方政府能做的就是在传统的需求侧框架下“玩一玩”,工具就是那些招数,比如松绑限制性措施,公积金,补贴等等。如果一轮失败了,下一轮就会到来。

在其他地方,我思考的是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吸引开发商拿地,对接金融机构多放贷。对于一些卡住的项目,不遗余力的疏通环节,甚至现场办公,尽快转化为适销对路的项目。对于大部分开发商来说,现在都走在“内卷化”的道路上:土地集中在那些城市,那些地区的产品设计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千篇一律。靠渠道,给高佣金,竞争激烈。对于新车型,一致的理解是更高端的材料和零部件或者装修标准。

在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开发商认同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需求观望,自然呼唤政策积极。因此,地方政府正在考虑如何进行新一轮的政策放松或刺激。目前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很少从供给端考虑问题,即我的住房供应政策有没有问题,市场的购买力如何,供应的产品在地段、配套、户型设计等方面是否与需求匹配。

笔者认为,所谓的“新发展模式”绝不应该被认为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应该从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来考虑和突破。满足居民的普通住房需求,特别是作为住房需求主体的新市民和年轻人,不需要高科技,不需要所谓的第一代产品。如果能做到以下两点,新的开发模式就到位了:一是房子要按期建好并保证质量,学校、住宅等公共设施能同步、同质量交付;二是捕捉不同群体住房需求的最新变化,及时调整住房供应政策。

这几年笔者调查了很多新盘,发现基本没有不被诟病的项目。比如墙皮脱落开裂,漏水,物业变脸,承诺的幼儿园小学不到位,甚至道路不通。甚至一些国企开发商也不例外。从根本上说,还是迎合了资产增值的观念,透支或者“抢红利”的心态,对产品本身重视不够。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业主维权没有那么多理由,因为房价在涨。

所以过去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都是线性思维,需求端做“量控”,或收紧或释放。开发商也是,做的是规模和“高周转”,不太在乎产品力和需求变化。从资产属性到民生诉求,发展时代完全变了。不能总把目光放在如何激发购买力上,要回归供给侧和产品。没有购买力的要懂得灵活迂回,巩固就业,降低生活成本,休养生息。

这样城市的内需和消费就会上升。有了消费和内需,就会有就业;有了就业,你就有了信心。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升级生活消费。不要怀疑人民为实现更好的生活环境所做的努力。每个人都想过高质量的生活。“衣食住行”这几年解决的不错,但是独居还有很大差距。这就是潜力,也是政策应该认真考虑的重点。当然最重要的是房子要顺利交付,保证质量,配套设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别谈什么新模式了。

(原题为《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者是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计思敏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不探索新发展模式,房地产可能很难稳定下来_地产界》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612.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