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她们为何生三孩?有怎样的快乐与期盼?
2023年6月,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两年。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全面三孩”,中国的生育政策在过去的十年里几经调整,逐步放开,2021年进入新阶段。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的两个三个孩子的家庭。他们有的来自外省市,扎根上海十几年。在国家生育政策的支持下,他们选择生第三个孩子。也有上海本地人,毫无计划的迎来了第三个宝宝。
他们为什么决定要三个孩子?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在育儿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都说三个孩子养孩子成本高。他们如何面对?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有哪些期待?以下是三个孩子的两个妈妈的口述。
姓名:董小姐
年龄:32岁
三个孩子:大宝(7岁)、鲍尔(4岁)、三宝(刚满一周)
2023年5月24日,我的第三个宝宝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徐汇院区出生。这一年,我32岁。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当下,很多人会问我:你为什么选择生“三个孩子”?我和老公都回答说喜欢孩子。
我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五年多了,可能是因为我的出身,也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行业。我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爱。我和老公都不是上海本地人。2012年6月,我们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发展。
由于我在大学有教育培训的经验,所以刚来上海,自然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当时这个行业刚刚发展起来,我也很有信心。几年后,通过努力,我们在上海买了房子。
一开始以为事业发展的不错,以后想生孩子。听家里的老人说“猴年好”,我也开始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2016年4月16日,25岁,生了人生第一个宝宝,女孩,特别可爱。交付过程并不顺利。本来想顺产,结果过了两天一夜,也打了催产素。不仅孩子没出来,连胎心都不好。医生临时建议“转剖宫产”。
大宝出生后,我把很多精力放在育儿上。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决定放弃自己从事了五年多的教育培训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更好地照顾孩子。
按照国家政策,2016年我们生第一个宝宝的时候,“二孩政策”就已经落地了。考虑到一个宝宝太孤独,我们从一开始就打算要两个宝宝,这样就可以互相有个伴了。
2019年8月26日,鲍尔顺利出生,是个男孩。因为第一次体验“剖腹产”很折腾,所以做了很多功课,最后选择了剖腹产。
今天,我的大宝上一年级,鲍尔还在上幼儿园。生三宝其实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但是刚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允许,就放弃了。但是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到来,我们有了准备怀孕的计划。2023年5月24日,三宝顺利出生,也是剖腹产儿子。
我从2017年开始做全职妈妈。目前家里的经济负担主要由老公承担。平时我们和老人住在一起,主要是老人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方便接送孩子,我们把买的房子租了下来,在孩子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可以步行接送孩子,节省了很多时间。平时老公会和我一起分担育儿,包括带孩子上学。在我看来,一个三个孩子的家庭,一定是父母双方都参与的,失去任何一方都很难。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在每个宝宝到来之前,我们都会对家里的布置做一些准备,也会告诉宝宝我们要添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每个人都应该团结互助,和谐相处。
许多母亲认为抚养三个孩子很难。起初,我是这样认为的,但这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也和他们一起成长,也积累了很多对孩子的教育经验,可能对我的事业也有帮助。
也有很多人觉得三个孩子的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在我看来,每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都会从自己的家庭情况出发,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而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这是第一件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目的都是希望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很能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不肯生孩子”。年轻人如果在职场,很难照顾孩子,尤其是家里没有老年帮手的情况下。一旦孩子生病,在工作场所请假就比较麻烦。如果是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在学校很难与对方分开,遇到家长会也很难,有时候难免会产生更多的焦虑。
目前我也会利用空业余时间学习,给自己充电,根据自己的兴趣拿一些证书。如果有一天我选择继续回到职场,我也有勇气和力量,我的心会更平静。
当然,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期待。我想在上海,还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三孩家庭。随着三宝的成长,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活活空。希望对于多子女家庭,在限购政策上能给予一些倾斜。与此同时,很多三孩家庭的母亲没有工作,有些甚至享受不到生育津贴。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给点育儿补贴?
希望未来国家的生育政策更加完善,进一步鼓励年轻人“舍得生”,把生孩子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少一些负担,多一些喜悦。
名称:柚子李佳
年龄:30岁
三个孩子:大宝(5岁)、鲍尔(3岁)、三宝(出生20个月)
我从未想过我会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每次宝宝来,总是让我惊喜。
我和老公大学期间开始谈恋爱,毕业刚一年多就怀孕了。怀孕前,我们对育儿了解不多,但因为我们俩都很喜欢孩子,所以决定一起生下他们。25岁那年,“大宝”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
因为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身边的同龄人很少经历。那时候我对分娩有一种恐惧感。幸运的是,在医院专家和助产士的帮助下,我住院三天后自然分娩。我还记得我在产房里因为害怕一直在哭,生下来的时候也在喊。助产士陪在我身边让我冷静下来,告诉我不要喊,并指导我使用我的力量。经过六个小时的分娩,大宝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选择离职是因为我有了孩子。一是因为第一次做妈妈,经验不足,很难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其次,我和老公都很担心孩子的安全,尽管我们请了养母。我丈夫也希望我能呆在家里照看孩子。深思熟虑后,我辞掉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中。
大宝1岁多的时候,我意外怀上了鲍尔。我和老公一点都没犹豫,也决定生了。毕竟这是一条生命,我们会在家庭情况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
2020年5月20日,鲍尔和大宝在同一家医院分娩。巧合的是,同一个产科医生和助产士。
对我来说,生孩子最大的心理准备就是如何面对分娩的痛苦。大宝的出生过程让我心有余悸。我以为生下鲍尔会再经历一次,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我没有疼痛,孩子很快就出生了。整个生产过程是横向的。宝宝出生的那一刻,我听到助产士在喊: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好的娃娃!
生第三胎还是意外。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打算要三个孩子。我们怀第三胎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实行“三孩政策”。当时我们很担心罚款的问题会影响孩子出生时的落户。怀孕期间,“三孩政策”突然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全家欣喜若狂。
生第三胎的过程比前两次都顺利。我自己去产床,几分钟没和助产士说话。三宝顺利出生。
今天,我的大宝在幼儿园的中班,鲍尔在小班,三宝快20个月了。在整个育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还请了阿姨分担一部分育儿工作,主要是照顾三宝。平时主要负责照顾大宝和二宝。
在育儿方面,我最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和孩子在一起,也经常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带孩子出去玩。
我也有顾虑。如果我不在这里,孩子们将留给阿姨或老人照顾。会不会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不喜欢交流互动?这也是我选择做全职妈妈的原因。
也许很多人认为,有了三个孩子,全职妈妈就失去了自由。但在我看来,一个人选择一件事,必然有得有失。
我每天看着孩子的变化,看着他们健康成长,看着他们从婴儿期到某一天,突然会走路甚至会跑,看着他们从牙牙学语到完全和我互动,会叫妈妈,甚至会发脾气和我玩游戏。这些画面经常让我觉得很幸福,很美好。
在我的同龄人中,有三个孩子的人很少,结婚的人也不多。他们会更多的考虑。其实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是一步一步来。
什么样的人适合结婚,什么样的人合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安稳的生活,我想的不多。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才刚刚来。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也会觉得累。我想每个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一度不想在家照顾宝宝,但我是一个来去匆匆的人。很多时候,累了就睡觉或者哭。第二天,我感觉好多了。毕竟孩子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当我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天地成长时,我总是开心多于疲惫。
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很多家庭关心的话题,我和老公也很重视。然而,我们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陪伴更重要。我不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这么大的精神负担。一方面,我担心他们的精力不够。其次,我也希望他们的孩子身心健康,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那是最好的。
有人问我会不会再去职场。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不排除以后有工作,但现阶段还是想多陪陪孩子。空业余时间也会学习一些技能,关注自己的兴趣,希望以后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你还能指望什么我相信有很多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和我一样,希望育儿成本能降低,更多的补贴能用来购买奶粉、纸尿裤等育儿必需品。同时也希望社会对育儿大嫂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够不断完善,成本能够优化,减轻我们的一些育儿压力。
(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郑浩图片编辑:李晶昀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