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观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如何才能“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_财经上下游

观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如何才能“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_财经上下游

国务院国资委密集强调国有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要求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支撑作用。

5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

这是本月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第三次部署展星产业。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国有央企要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对论文表示,国有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创新投入,另一方面要优化创新组织方式,强化创新激励,深度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和质量。

一个月内三次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一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

国务院国资委在上述部署会上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和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点领域。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是国有中央企业积极实施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此前,5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狠抓科技创新,优化考核激励方式,推动中央企业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5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上海视察中央企业时强调,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智库主任黄群辉曾表示,国有企业要通过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有效提升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开发、氢能和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探索多元化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前沿技术孵化、多元化资本投入和早期市场培育。

“国有中央企业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杜表示,一个月内三次强调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杜看来,这说明国有央企要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正如这一部署将强调的那样,国有中央企业应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加快自身转型升级、打造新增长点的需要。”刘兴国表示,央企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应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扩大企业收入来源,增强盈利能力。

刘兴国进一步指出,国有央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多优势。第一,他们有资金优势。国有央企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强的资金实力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在筹集发展资金方面优势突出,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第二,技术优势。总体而言,国有央企技术积累基础更好,技术研发投入能力更强,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相对更强。第三,具有集团协同优势,不仅可以通过集团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平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集团内部产业链的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国有央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更多、投入更多、成效更明显”

多年来,中央企业一直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超过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

今年年初,学习时报发表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的署名文章,题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头,为国有央企作出更大贡献》。文章提到,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的布局,加强航空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

在今年2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张玉卓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央企新兴产业布局加快,近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

受访专家认为,近年来,国有央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呈现出“布局更多、投入更大、成效更明显”的特点,甚至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获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但也要看到,国有央企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情况,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既有产业布局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也有关键技术被人控制的问题,既有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刘兴国指出。

“国企规模大,应该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但从规模经济来看并不明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杜对说:

强调产业合作,将积极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

针对央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次部署会提出要在产业布局、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生态、人才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

在产业布局优化上,要坚持更加聚焦的战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开放的视野,及时把握产业演进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加快培育“专精创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尽快形成系统化布局。

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构建面向实用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优化提升和迭代升级。

杜建议,在产业布局方面,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形成,利用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总之,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合理、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

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刘兴国表示,一方面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创新投入,大力整合创新资源,争取尽快实现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优化创新组织,强化创新激励,深度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产出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做好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工作,推进创新成果商业化。

杜还提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建立有效的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机制,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实现产业、技术、资本的良性循环。另外,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很高。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产业生态方面,本次部署会特别提出,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深化与国内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合作,优化产业合作模式,建设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方面,部署会议提出,要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和普惠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5月30日,张玉卓在中国电力第三十八研究所、国机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调研时,再次强调企业合作。他说,中央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强与各种所有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务实合作,加大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原创性、领先性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具有产业共性的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源共享,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

杜表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其他各种所有制企业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布局协调、融合发展,避免一些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竞争。“在打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国有央企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链主;在平台建设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有央企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其他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持;在技术创新方面,国有央企可以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优势。”

刘兴国认为,加强央企和民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深化技术方面的合作,二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三是深化股权方面的合作。“无论在哪里开展合作,央企都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建立和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机制,增强民营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的信心;二是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让民营企业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增强参与合作发展的兴趣。”

此外,部署会议还透露,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注重政策的有效性和各项政策的协同性,不一定是直接支持。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重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构建产业内在发展机制。产业政策的基础是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政府的作用不能取代或排除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还是要起决定性作用,切实发挥政府一揽子政策的作用。”杜对说:

责任编辑:王杰图片编辑:张同泽校对:刘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观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如何才能“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_财经上下游》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357.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