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中大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论坛上,学界业界给出这些判断_中国政库

中大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论坛上,学界业界给出这些判断_中国政库

5月13日,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2023)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学者会堂举行。

会议邀请了新闻传播、外国语言文学、区域民族学、旅游、艺术、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青年报、The Paper、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一线工作的专家,就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率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嘉宾合影

在主题演讲中,9位专家分别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出版与跨文化传播、生活美学与城市传播、国际传播理论构建、技术与国际传播创新等角度探讨了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的相关问题。

其中,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俞云泉教授认为,国际传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创新话语理念,遵循中外融合的传播规律,构建共情、共通、共享的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勤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法勤教授阐述了澳门出版传播的历史成就和未来使命,并表示,未来澳门将进一步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特别注重与葡语国家的合作交流,打造特色,扩大澳门出版传播的影响力。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天发表主题演讲。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天分享了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的国际传播实践,认为中国可以从“搭建超越文化壁垒的理解之桥、避免话语陷阱、重塑议程设置、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营造深度影响、延伸媒体触角提升算法性能”四个角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蒋菲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蒋菲教授强调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价值,主张借助生活方式细节的有机结合,以国际化的方式呈现系统性、整体性和“日用无感”的美,展现一个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董实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董轼从青年传播实践出发,就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发表看法,强调要了解全球“Z世代”的特征,利用现有渠道培养国际传播青年人才,突出国际传播的“青年味”。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学系祝建华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香港城市大学传媒与传播学系祝建华教授追溯海外华人传播学者的国际传播发展史,从“条块化框架”的角度探讨国际传播的难点和痛点,认为传播学者需要从自身学科角度开展能够与其他学科充分融合、具有独特学术特色的国际传播研究。

复旦大学全球传播与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复旦大学全球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教授总结了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四大障碍,提出城市是新时期国际传播的新载体。城市的国际传播应该超越“现代城市”的传统叙事,实现城市积极价值观的柔性传播。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刘晨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刘晨教授从国际发展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方式的跨文化传播,认为中国文化形象与中国方式的紧密联系在于中国对教育发展权的探索和贡献。

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钟志进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最后,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钟志进教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社交机器人三个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要用技术策略和政策法规引导技术向善,造福社会。

当天下午,三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国家形象建设”、“国际传播实践”、“国际传播战略”等主题,来自全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24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在第一场分论坛中,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傅朗提出讲故事、传声音、交朋友,以贴近国外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三贴近”方式寻求国际传播共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教授强调,“世界不在乎你是谁,而在乎你将世界人类推向何方”。应该警惕内容生成人工智能背后技术驱动的国际话语权失衡,从“人机共生”的角度构建独立的叙事体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英教授基于区域和国家国际传播视角,提出要加强理论探索,对接国家战略,开放学校,为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战略选择。论文编委、《第六声》主编吴婷介绍了《第六声》这一英语新媒体的国际传播实践、探索与思考。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宁教授指出了国际关系对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关系认同框架下的国家形象建构五要素,即事件、结构、认同、互动和认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主任赵阳分析了国际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今日GD》的解决方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庆福副教授认为,粤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可以成为情感维系和认同的凝聚纽带,有助于港澳的文化认同。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勋副教授分析了纪录片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指出国际传播应关注影像模式背后的语境。

分论坛1会场

在第二场分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系副部长胡方教授指出,中国面临的国际传播环境日趋复杂,需要继续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平。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新媒体部主任张石磊介绍了CGTN在全球文明倡议下对外话语创新表达的探索经验。新华社广东分社对外报道中心主任马总结了地方新闻国际传播的三条经验,即注重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关注外国读者对中国地方新闻不断上升的需求,不断发掘外国读者的兴趣。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双聘教授詹晓梅指出,中国迫切需要凝练中国精神标识,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符号化表达,扎根中国现代传播,实现路径优化。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叶舞教授介绍了在文化距离的影响下,“文化溢价”和“文化折价”对网络文学对外传播效果的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李盘教授指出,培养服务于国际交流的翻译应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江晖副教授从《三体》在日本的现象级传播入手,分析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模式和路径。他认为应该深入思考“异质文化”的本土化传播,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贵权副教授认为,应把“人类共享未来的共同体”作为构建融合中外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核心理念,网络平台为国际传播的多元主体提供了协同突破的契机。

分论坛2会场

在第三场分论坛中,羊城晚报品牌传播中心副主任、金羊网副总编辑区建言。介绍了《国际交流云上岭南》对外交流平台的特色模块。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周辉教授考察了中国视听节目在欧美的传播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节目制作和海外传播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策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云娟教授从不同国际媒体对大湾区的报道角度,总结了外媒呈现的大湾区形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指出了区域国别研究、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的密切关系,主张学科不应是认知发展的边界,而应是问题驱动、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久霞教授指出,互动媒体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主客体关系和目的地形象,需要齐心协力实现旅游场的对象化和凝视化。《南方都市报》编委、N Video CEO陈伟斌认为,视频是城市与受众之间的新纽带,对大湾区城市形象的视频构建及其国际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报道。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洋副教授对589篇跨国界、跨文化、跨传媒体系的国际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构建全球多元化话语体系提供了参考资料。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晓英副教授重点研究了方言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现方言有助于非正式交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分论坛3会场

中山大学指出,本次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通过学者与业界的跨界交流和不同学科观点的碰撞,对国际传播在中国的媒介环境、实践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国际传播效率、创新国际传播研究提出了真知灼见,体现了学术界与业界的责任与合作。

责任编辑:王俊图片编辑:李晶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大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论坛上,学界业界给出这些判断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41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