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经济日报:政策利好企业,就业与招工两头用力解两难_中国政库

经济日报:政策利好企业,就业与招工两头用力解两难_中国政库

截至202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超过5200万家,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可以说,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基本支撑。然而,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人难并存。记者采访了许多中小企业和相关部门,看看他们在招聘和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匹配就业需求,拓宽就业空间空。

招人不难。

天津爱马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进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招聘信息平台,盲目挑选求职者。“看到合适的人,我赶紧让人事专员联系面试。”孙进说。

中小企业渴求人才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我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都在找人。”优视明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本全说。

即使今年就业市场上仍有相当数量的城镇新增劳动力,但中小企业的招聘仍不理想。

贵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王表示,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他们今年参加了一些政府部门举办的招聘会。很多同学来面试,接到实习通知都没来。所以今年他们基本都招有经验的毕业生。

中小企业招聘难的原因很多。从求职者来看,大学毕业生求稳心态持续上升,国企“吃香”。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报告》显示,国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6.7%,比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私营企业占比12.6%,比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从对企业规模的偏好来看,中型企业是今年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8.6%,比去年上升3.5个百分点;选择大企业的毕业生占25%,比去年增加8.1个百分点,与2021年持平;小微企业占比26.4%,比去年下降11.6个百分点。智联招聘分析认为,今年经济进入恢复期,大家信心恢复,毕业生对大企业的偏好有所回升。

从企业来看,虽然中小企业多,但很多中小企业走的是“专业化”路线,深挖细分市场,对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毕业生往往达不到企业的技术要求,而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往往难以满足,导致中小企业更难招到人。此外,高离职率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政策对企业是利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积极引导其稳定和扩大岗位,就业政策日益倾斜。

今年年初,《关于印发帮助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人才对促进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用工需求,深入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优化中小企业职称评审,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中心备案,深入开展“千校千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在4月底发布的稳就业文件中,明确了“减、贷、还、补、促”的政策组合,对吸纳就业较多的行业和企业给予优惠支持,以更好地激发企业活力,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各类企业可享受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降低、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小微企业,最高可发放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对于不裁员和少裁员的中小微保企业,失业保险返岗比例可达6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部主任张颖说。

中小企业是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渠道。5月11日召开的全国高校青年毕业生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探索市场化就业渠道,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一揽子政策,激发企业积极性。

“虽然现在招聘方式和面试模式更宽泛了,但是企业主要考虑职位和人员的匹配度还是有挑战性的。”宝泰隆集团有限公司人事部部长赵英俊表示,该公司今年在人才引进方面享受政府补贴。

在招聘市场上,中小企业正在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加大招聘力度,满足企业需求。同时,一些企业也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人力资本分会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招聘形势好于2022年,有一定的回升。硬科技、医疗等行业招聘需求比较大;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招聘需求相对较少;降薪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很常见,高薪岗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搭建服务平台

当前,面对中小企业在资金支持、技术进步、人才应用等方面的需求,行业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积极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中小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实际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各项帮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组织会员企业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参加校园招聘会。4月23日,协会组织会员参加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3北京大型现场招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说,企业的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为企业搭建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平台,是行业协会服务行业的具体体现,是行业协会配合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展服务的有益尝试。“我们正在主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千方百计解决毕业生和中小企业就业招聘中的迫切问题,打通市场岗位资源,实施人才供需对接服务,送企业进校园。”任说道。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秘书长王宇表示,该协会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帮助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近年来,在全国科技服务机构培训了4200多名创新创业导师,有效解决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2022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组织了3000多家企业、600多所高校参与“百日招聘56789个活岗”,接触毕业生70多万人。“我们还继续培养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领军人才,完成了约44,000次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在线培训。”该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章小蕙说。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短缺问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携手百余所高校,开展了“聚才助企腾飞”系列活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公益招聘,帮助其快速发展。据介绍,“海聚蔡颖”平台整合百余所高校,对人才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评估和规划,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

责任编辑:万婷婷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经济日报:政策利好企业,就业与招工两头用力解两难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26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