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习近平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_中国政库

习近平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_中国政库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时表示,我会时不时过来走一走,看看你们的阶段性工作。

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如期而至——

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抵达沧州、石家庄,看工地、访港口、问民生,考察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持召开两次座谈会,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袤幽静的土地,将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不要忘记你的初心,要有耐心。

10日上午9时40分,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高铁缓缓驶入雄安站。

6年前,总书记从北京出发,第一次驱车100多公里来到雄安。6年后,沿着熊静城际铁路,总书记一行从北京西站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雄安站。

2020年12月27日,熊静城际铁路全线投入运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因为“清泉源头,风吹涟漪”的设计理念,整个雄安站呈现水滴形的椭圆形。

“这一滴水真的不小!”听了车站负责同志的介绍,总书记笑着说。

未来之城,从雄安站开门。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的建成使用具有标志性意义。

10日下午,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介绍了雄安新区建设情况:

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启动。四大央企总部、四所大学、两所医院相继建成,地下城加快建设,“云上雄安”初步建成…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

听完大家的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真诚地说:“2017年,我第一次来到雄安,站在一片山脊上,推出了新区规划图。短短六年,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这是一个奇迹。”

无论走多远,都忘不了为什么出发。

从目前的成绩来看,在谈到不忘初心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

总书记回忆说:“看来,北京的总人口在一两年内就要达到城市承载能力的‘天花板’了。首先,首都是政治中心,不是大杂烩。不能“在胡同办厂”,不能搞“地摊经济”。雄安新区的诞生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不是简单的建一个新区或者新城。这个定位必须明确。”

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地带。登上三层平台,眼前是一片塔吊繁忙的景象:

雄安城际站建设有序推进,国贸中心等重点配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中化总部基地工程八角形轮廓已初显,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总部大楼已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看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救灾项目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总书记不时点头。

他语重心长地对现场建设者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你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好好干!”

座谈会上,我们紧紧抓住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与会人员谈到了下一步工作:加快第一批疏解项目建设,抓紧推进央企、高校、医院第二批疏解项目,研究规划第三批疏解工作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不能想动就动,要看你自己喜不喜欢。不能搞“纸面解决”“变相回流”,名义上解决了,结果又回来了。在北京设立二级单位,再增加新的就更难了。”

聚焦千年大计,不忘初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也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考察期间,面对雄安的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必须长期做下去。不能浮躁,也不能等。你一定要努力,努力。”

座谈会上,面对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雄安新区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能一时一地吃饱挤足,而要留白,要为长远规划的项目和地块留有余地。要适度超前,但不能太超前,防止已建成的项目‘晒太阳’,造成浪费。有些必须大规模实施,有些必须等待行动,有些必须与时俱进。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事事。”

人民之城,幸福之城

雄安新区建设期间,总书记时刻牵挂着这里的百姓。

“我前几年去过雄安,现在还很怀念这个地方。特别是搬迁的人,涉及几十万人,想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榕东区南文英社区安置了安新、容城两县5000多人。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大家。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一位老人在窗口办理业务。总书记上前和他攀谈:“现在生活怎么样?收入多少?”

“和我老婆两个人,一个月近4000元。”

“这是什么钱?”总书记问。

“养老金。”

“其他收入呢?”总书记问。

“我当过兵,有一些补贴。”

“够不够?”总书记又问。

“够了,我用不清楚。”老人笑着说:“现在我搬进了回迁房,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了。我能吃多少?”

总书记也笑了。

关心老有所养,关心衣食住行。

临近中午,几位老人正在小区食堂用餐。他们看到总书记来了,就站起来打招呼。

红烧鲫鱼,炖豆腐,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茄子…总书记看了看老人的盘子:“这里菜多啊!”

“人民城市”的概念勾勒出“幸福城市”的图景。

社区居民李景河,原籍容城县亮马台镇西李家营村,2021年11月搬进新居。

这家人欢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140平米的大房子宽敞明亮,家具家电崭新闪亮,墙上挂着大大的福字。

“你家现在条件真好。”总书记边看边称赞。

“是的!”李京和家人拿出一张全家福。“这是我们全家在老房子里的照片。现在房子比原来老家好多了。”

总书记点了点头:“新区的拆迁户首先要安身立命,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大发展。雄安新区未来大发展的机会很多,要把安置人员安居乐业联系起来。”

李京和的女儿李子涵今年大二。她告诉总书记,雄安新区成立后,北京的中学校长、老师都来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书记问,“明年高考。你有什么野心吗?”

“我想学医。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回到新区为家乡做贡献。”

总书记投来赞许的目光:“好!你们这一代人对我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寄予了厚望。雄安,一个未来将成为中国典范的地方,一座千年之城。长久以来都是成功的,最开始的起点是最高的。年轻人热情,想家。等他们学成归来,造福桑梓,一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临行前,居民们来到社区广场送别总书记。

看着热情的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在河北工作过,对河北有一种怀念。看到这里的人民生活很好,我很开心!这是我在定制县委书记时的愿望。”

关心当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关心生生不息的子孙后代。

1985年,即将离开正定县委的习近平想去看看作家孙犁写的电影《私人张嘎》中的白洋淀。

在10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往事:“我已经3年没有去过正定了。我们坐吉普车回北京,想去看看。途经安新县城时向当地村民问路。老乡说,别看了,水都干了,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听了都心灰意冷。”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第一次看到了白洋淀。他下定决心:雄安新区选址是为了保护白洋淀,而不是破坏白洋淀。

这次来雄安,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在雄安会展中心观看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视频报道和实时监控画面。

大屏幕上,水天一色,鸟儿欢聚一堂,铺展出一幅城与湖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美丽画卷。

据当地负责同志介绍,经过大规模系统的生态治理,白洋淀水质已由劣ⅴ类提升为ⅲ类标准,蓝头潜鸭等珍稀鸟类已开始在此繁殖、育雏。

“白洋淀不能因为熊健新区而毁了。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冲突的。”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白洋淀的生态已经逐步恢复,我们要格外爱护和珍惜,让白洋淀长期造福新区人民。”

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22年,三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

“实践证明,党中央提出的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12日下午召开的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怀着这种想法,座谈会前总书记先后来到河北沧州、石家庄等地,深入农田、港口、科研单位、工业园区实地调研,从战略高度谋划顶层设计、绘制宏伟蓝图。

初夏,沧州市所属的黄骅市老城区仙庄一带,微风习习,麦浪滚滚。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小麦种植在盐碱地上。

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考察旱碱小麦种植、推广和产业化情况。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有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改进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渐变成了“大粮仓”。

田埂旁的长桌上,放着不同品种的旱碱麦种、挂面、面粉、面花、全麦面包等。总书记仔细看了看,问:“干碱麦做的面食味道有什么不同?”

“与普通小麦相比,旱碱小麦加工的面食小麦更香,更有嚼劲,颇受欢迎。”农技人员说。

一望无际的麦田像绿色的海洋。

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俯身拾起一串麦穗,问正在除草的农民杨种了多少亩地,亩产多少,小麦长势如何。

杨告诉总书记,他家种了20多亩旱碱麦,去年纯收入6000多元。今年气候好,预计亩产四五百斤。

“祝你今年丰收!”总书记点头答应。

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深思:“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适合种植粮食。如果能开发利用,对扩大我国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专门考察耐盐作物种植情况。

“上次看到大豆,这次看到小麦。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放在重要位置。除沿海地区外,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港口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港煤港码头调研。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的穹丘上,地理位置独特。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如果把渤海湾比作一把弓和箭,黄骅港就处于柄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港口布局图前驻足良久。据河北省负责同志介绍,河北省主要有大秦、黄硕、纪萌三条煤炭运输通道,通过河北港口中转,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工业粮”。

“中国的煤炭产地主要在北部和西部,消费集中在东部和南部。煤的长距离调配和运输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陆路运输到海上运输,黄骅港等能源港口承担着重要使命。”总书记说。

河北省的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从北到南依次一字排开,像海岸线上的四颗珍珠。

听到河北整合重组港口资源组建河北港口集团,总书记表示赞同:“要整合分散资源,统一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运营,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优势。”

笔直的栈桥笔直地伸向大海深处,货船不时鸣笛驶过港湾。说话间,一艘舷号为“神华523”的5万吨级运煤船驶来。

总书记指着货轮问:“这样的船装卸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24小时就可以完成。从装船机到卸船机,我们都实现了全无人操作,全部自动化。”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现在港口系统越来越好,码头干净、整洁、现代化。不像以前的煤码头,到处都是煤灰,连树都是黑的。”总书记感慨地说,“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也是目前我国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不是不想要煤,而是推动煤的清洁利用。”

港口工作人员围拢过来,大声向总书记问好。

总书记亲切地对您说:“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你们进一步科学发展,把黄骅港打造成多功能、综合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现代化港口,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做出更大贡献。”

京津冀作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高端研究人才众多,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

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电力工业基金会。

这里是高端核心电子器件的重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新型半导体器件的新技术创新基地。在芯片技术研究所外的草坪上,竖立着一块鲜红的标语牌:勇攀科技高峰。

“我在正定工作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科研院所里很重要的一个。久仰大名!”总书记亲切地说。

各种芯片、电子元件、陶瓷封装…总书记在展厅仔细观看展品,认真听取介绍,不时插话提问。

得知公司生产的产品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月球火星探测、北斗组网等装备,以及以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光通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总书记称赞:“都是尖端技术,也是我们实现科技自立最重要的国家武器。”

据研究院负责同志介绍,目前6000多名员工中有4000多名科技人员,大家创业热情很高。

“要推进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科技强国离不开科技精英和科技方阵。”总书记的话充满了希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攻克前沿技术,打造更多大国重器,为构建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也聚集了大量高端科研人才和创新企业。

总书记来到公园,参观了规划展览馆。展台上,园区企业研发的各类医疗产品琳琅满目。

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打造的千亿规模产业集群,近年来发展迅速,拥有一批全国百强医药企业。

“石家庄发展医药产业的基础很好,这个定位还是比较好的。”总书记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分重要,大有可为。要加强自主创新,把这个行业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无论是首都还是地球,这个宏伟的计划都会复活。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12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寄予厚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把京津冀打造成中国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责任编辑:伍智超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习近平考察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_中国政库》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96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