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买!观赏鱼血鹦鹉靠打针变色、剪尾整形,专家:鱼也能感知疼痛
血鹦鹉鱼本文照片红星新闻
近日,一篇描述观赏鱼——血鹦鹉鱼变色过程的文章引发关注。有博主在文章中称,“血鹦鹉”不仅是自然物种,也是一种患“生鱼”的鱼。为什么这么说?博主列举的原因包括,血鹦鹉鱼无法生育后代,嘴巴无法自然闭合,难以进食,漂亮的颜色要靠打针,有的还被刻意切掉以获得特殊的形状。
看完文章,网友大呼“残忍”。有网友表示再也不生育了。“希望有良知的人可以拒绝消费这种动物。”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科学家孙博士告诉红星新闻,鱼属于脊椎动物,是感知生物,也就是说,它们能感知疼痛和痛苦。“一些商家出售此类动物只是为了暂时的利润,而不顾动物健康,这也使得消费者无法长期饲养,导致重复购买,形成了消费的恶性循环。”因此,孙博士建议,消费者要多了解相关动物的真实信息及其生存需求,不要被商家忽悠和误导。
血鹦鹉鱼
血鹦鹉颜色多变。
主要靠色素针来达到变色的目的。
博主” @么么么么么么么”文章中写道,血鹦鹉原本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杂交鱼,类似于骡子,不能生育后代。他们天生就有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嘴巴合不上。对于人类来说,这让血鹦鹉看起来总是面带微笑,带来了无尽的情感价值。但是对于血鹦鹉来说,紧闭的嘴巴会让它们很难进食,它们只能靠喉咙的肌肉运动来挣扎着进食。
除了这种先天性疾病,血鹦鹉还经历了各种后天的魔法变化。文章称,血鹦鹉的自然颜色是有限的,只有红色、黄色和灰色,你看到的其他颜色都是人工染色的。由于血鹦鹉的红色和橙色来自于虾青素,所以农民在它们的生长期剪掉虾青素,然后在血鹦鹉的背上扎上染针,这样血鹦鹉就会变色。玩蓝色变成蓝色鹦鹉,玩粉色变成粉色鹦鹉。
博主说最惨的大概不是染血鹦鹉,而是叫“一心”的血鹦鹉。这只血鹦鹉看起来非常可爱,因为它看起来像一只爱。原来“一颗心”是一条人工残疾鱼。当它长到2-3厘米时,小鱼的尾巴被剪掉,这样它们长大后就能成为“一颗心”。同理,还有一种叫“五角鹦鹉”的血鹦鹉,背上有一把被动刀。总之,只有非常强壮的鱼,在遭受打针、残疾、不能进食的痛苦后,才能给人类带来无尽的财富。如果你有幸收养了这条鱼,请一定要好好对待它。
那么,这位博主描述的是真的吗?红星新闻查阅了《科学鱼类养殖》杂志2016年10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杂交观赏鱼血鹦鹉的繁殖与繁育技术》,该论文显示,血鹦鹉是最受欢迎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品种之一,是两种慈鲷的杂交品种,父亲是阿扎泽尔,母亲是紫色火烈鸟。杂交得到的F1个体,外形浑圆,性情温和,上下颌不能完全闭合,有“永远微笑”的喜庆色彩。经过增色后,通体鲜红,特别是养在水族箱里,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要求,所以俗称“富贵鱼”。
关于血鹦鹉的颜色变化,《虾青素对血鹦鹉鱼体色变化的研究》论文中说,观赏鱼艳丽的体色直接决定了它的品质。类胡萝卜素是观赏鱼的主要着色剂,鱼本身无法合成,只能由外界给予。对于血鹦鹉鱼,常用的方法是添加虾青素进行喂养,血鹦鹉鱼的体色会由黄色变为红色,但养殖周期长(一个月左右),着色效果不理想。为了追求产量,缩短养殖周期,市场上的血鹦鹉鱼都是注射虾青素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此外,有资料显示,除了名为“一心”的血鹦鹉之外,还有一种名为“独角仙子”的血鹦鹉,在幼年时期就要将背鳍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形状。手术过程中,一些小鱼会死掉。
血鹦鹉慈鲷。
专家呼吁:
染色和操作影响动物健康。
消费者不应该被商家愚弄和误导。
关于血鹦鹉的形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博士告诉红星新闻,杂交是现代鱼类养殖的常用手段,目的是培育或改善鱼类的遗传性状,以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或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杂交都能获得理想性状,杂交也可能培育出有遗传缺陷和生理缺陷的后代。因此,杂交育种不能随心所欲,相关活动也必须遵循生命伦理和科技伦理的相关要求。”
“鱼属于脊椎动物,是感知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能感觉到疼痛和痛苦。”孙博士强调,鱼类的繁殖和饲养方法必须评估对动物的影响,否则可能会给它们造成痛苦和伤害。有研究表明,即使是无脊椎动物中的章鱼和龙虾,感知能力也是一样的,英国、新西兰等国已将其纳入动物福利法保护范围。
在花鸟市场,除了注射了血的鹦鹉,还有染色青蛙出售。据2022年2月扬子晚报报道,南京某商场有一家卖染色青蛙和火蜥蜴的店铺。孩子很感兴趣,但家长认为染料的行为有点残忍。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动物学系原主任高认定,这些染色青蛙和火蜥蜴为外来物种,未列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同时,这些物种在中国人工繁殖多年,没有走私到中国,导致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它们的行为。
高说,商贩一般使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无毒染料,目前没有法律禁止使用。但是,染色本身还是会给动物带来痛苦。要知道,动物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人可以随便玩的玩具。
孙博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给出售的鱼、蛙、龟等动物染色或做手术,会严重影响动物健康,甚至加重动物死亡。“一些商家出售这类动物只是为了暂时的利润,而不顾动物的健康,这也使得消费者无法长期饲养,导致重复购买和消费的恶性循环。建议消费者多了解相关动物的真实信息及其生存需求,不要被商家忽悠和误导。”
(原标题:《谨慎购买!美丽的血鹦鹉鱼从小注射变色,受尽了罪。
责任编辑:汤宇兵图片编辑:张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