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空调加冷媒一千五、疏通管道一千,家政维修“刺客”乱象频发

空调加冷媒一千五、疏通管道一千,家政维修“刺客”乱象频发

[阅读技巧]

疏通下水道,修理家用电器,开锁等。是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服务。然而,国内维修行业一些以次充好、找借口、小病小治、坐地起价等行为时有出现,不少消费者吐槽“马桶刺客”、“家电刺客”的经历。

“网上平台找的‘同城防水’,师傅上门简单检查楼下卫生间漏水,打了两个眼做注胶处理,提前告知100元一斤,但没说具体用量。结果用了30公斤,花了3600元。事后我搜了防水胶的渗透性,价格才4块钱一斤……”近日,山东潍坊一网友在处理卫生间漏水问题时认为自己被“坑”,向“黑猫投诉”平台投诉,要求退款。

疏通下水道,修理家用电器,开锁等。是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服务。但是,国内维修行业的一些以次充好、找借口、小病小治、坐地起价等行为时有出现。如何才能治理行业乱象,让消费者放心?

坐地起价,下水道“深不可测”

因为厨房启动慢,吉林长春市民张女士找了维修师傅。电话咨询中,对方告诉他只需要50元。上门后,师傅说管道形状特殊,要加价,一共180元。

“我不明白管道的形状是否正常。只能说让人不好意思。”张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她觉得上当了,就去网上查了价格。她发现很多家政公司显示收费是50元起,对方明确表示不会因为管的形状或者管的长度而加价。

入水的套路比较多。有网友在找人疏通管道时,对方事先明确表示,上门费加上疏通费只需要100元。没想到师傅上门后说不能疏通,要加药溶解。一瓶下去后,他又加了一瓶,说完成通畅就好了。最后还不如用高压枪疏通一下,加起来1000多块钱,贵了10多倍。网友感叹:“不是下水道,是看不见的‘黑社会’。”

解锁也是国内常见的维修服务,也有很多套路。长春市民于先生因家中门锁故障,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开锁公司。维修人员现场检查后称门锁老化严重,建议更换为防水指纹锁,保修1000元以上,3年。新锁安装一个多月后,指纹失效。维修人员根据于先生发来的“小视频”判断“门锁受潮不在保修范围内”,并回应王先生提出的防水问题是“防水不防潮”,随后将其微信拉黑。

290元换的水管第二天就漏水了。维修师傅不仅推卸责任,最后还拒绝接电话。换一个灯泡十分钟222元,收费标准是个谜;保养空加1500元制冷剂没有解决问题,半年保修的承诺没有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家政保养”、“疏通积水”、“解锁”等关键词,得到4413条投诉,小病、大修、坐地等问题备受消费者诟病。

明知上当,为何敢怒不敢言?

明知“天价维修”不合理,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高价更换的指纹锁“防水不防潮”,怒不可遏的于先生向当地消协投诉开锁公司。在消协工作人员调查过程中,公司先是声称没有给于先生提供过任何服务,随后王先生表示出示微信支付截图证据后要去财务查询,春节后给答复。春节后联系电话换了,“问三问四不知道”。后来对方直接挂了电话,拒绝接听。

消协在维权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很多消费者因为高价维修感觉被骗后,往往因为没有相关证据而自我安慰,投诉维权,费时费力。

当张女士再次联系疏通下水道的维修工时,对方的号码已经改成空。她告诉记者,在和邻居的一次聊天中,一位同样被“坑”的家庭主妇警告说,要小心在网络平台上遇到骗子。“很多维修师傅会频繁更换电话号码。”

“一般来说,普通人缺乏专业知识,网上找的国内公司很难分辨出他们的专业资质。如果上门师傅故意骗人,套路防不住。即使消费者觉得高价收费不合理,一般也不敢当面拒绝,尤其是独居女性。”一位国内从业者说。

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博主分享了自己遭遇“厕所刺客”和“家电刺客”的经历。一名网友直言:“当他们知道你的地址后,他们会找队里的其他人去尤因,并在将来威胁你。这就是大家敢于发声,敢于举报的原因。”

严格管理,控制国内维修乱象

2022年11月,上海警方打掉一个“以疏通管道为名,销售高价管道疏通剂牟取暴利”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当时上海有近300起这样的报警,都是趁当事人不注意,用瓶子倒清淤剂,借机索要高额清淤费。消费者往往花费3000元至5000元,最大的单笔高达19000元。

据警方调查,该诈骗团伙成员在接受相关演讲技巧培训后,在网上接单疏通上门管道,在网购网站上开设店铺,挂上疏通代理链接,通过“刷单”、“刷评论”等方式提高店铺好评率和销量,作为上门服务收费的参考标准。修理工通过购买大量指定疏通剂获得公司“派遣”资格,每瓶428元至485元不等的疏通剂成本仅4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他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三板斧’,加强自我保护,有效应对国内维修服务的违规行为。”广东广和(常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玉琦表示,根据商务部2012年发布的《家用电器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各类家用维修服务应当明码标价。消费者在平台咨询时,最好找当地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公司。维修人员上门前,应明确约定维修内容、维修价格范围和维修后的效果,防止发生纠纷,同时保存好咨询内容,以便后续维权。

王玉琦表示,国内维修的“刺客”行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家电维修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乱象,除了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市场监管部门还要加强行业监管,督促行业自律,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此外,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责任,对入驻企业建立完备的资质审核机制,完善用户反馈、举报和回访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虚假信息。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落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超大型平台经营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希望行政部门和网络平台能严格把关,不要让我们抱着侥幸心理去消费。”张女士说。

责任编辑:苏晨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空调加冷媒一千五、疏通管道一千,家政维修“刺客”乱象频发》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19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