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部:死亡14人谎报2人,一批重大瞒报事故因举报被查处_直击现场
发布会现场中国网络图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今天(5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底,国务院安委会印发《2023年全国重大事故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总体方案》,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重大事故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该计划进一步部署了安全生产举报工作,鼓励公众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安全生产举报。目前,有关部门通过举报查处了一大批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
据介绍,2022年,全国接到举报21万余起,同比增长2.4倍;验证13万余件,同比增长3倍,验证率再创新高;举报奖励3300万元,同比增长1.2倍。今年一季度,全国接到举报数量同比增长25.1%,举报奖励440万元,同比增长91.5%。
目前,有关部门通过举报查处了一大批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比如,应急管理部查处了一起死亡14人,起初谎报2人左右,通过国家报告系统一起报告9人的重大事故;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查处一起群众举报瞒报事故,依法对企业罚款145万元,奖励举报人3万元。福建省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务局福建局通过群众举报,查实一起严重违法行为,重罚企业398万元,奖励举报人6万元。
据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动群众举报是促进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自去年将举报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以来,各地区积极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一是举报渠道不断拓宽。去年,应急管理部开发了“安全生产举报系统”,推出了微信举报小程序。搜索关键词“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报告”即可进入系统,非常方便。一些地方还通过“随手拍照片”、发放“微信红包”形式的奖励等方式,为举报提供便利和鼓励。第二,宣传活动广泛而深入。在大部分地区,举报的“二维码”已经张贴在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和专项动员,告知公众“举报有渠道,过程有保障,查证有奖励”。三是典型示范持续推进,各地区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引导举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近期,应急管理部将公布第四批典型案例。四是举报人信息保护严密严密,建立了举报信息溯源工作机制。即使在内部,知识范围也是严格控制的。一旦发现有关地方和单位泄露举报人信息,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查处。
责任编辑:伍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