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农民日报评论员:青年人为什么要“自找苦吃”?_舆论场

农民日报评论员:青年人为什么要“自找苦吃”?_舆论场

湖南郴州市临武县90后创业青年胡,在山里当“鸡司令”。

一个国家只有在年轻人蓬勃发展的时候才会繁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院给同学们回信,语重心长地说:“你在信中说,只有深入乡土中国,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联系群众,年轻人才会‘求之不得’,这很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有这种精神。”一句好的寄语,承载着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深切期望。

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自找麻烦”这个词。总书记年轻时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干农活、拉煤、筑坝、挑粪等各种活,吃了各种苦,被乡亲们誉为“吃苦耐劳的好青年”。回顾知青七年,总书记说:“我对自己的第一要求就是‘自找麻烦’。”他指出,只有跨越劳动壁垒,树立“自找麻烦”的思想,才能磨砺思维,让你的思维更贴近人民,让人民更信任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使命。时至今日,仍有这样一群“自讨苦吃”的年轻人。他们扎根小科研所,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乡村,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了解民生、学习。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年轻人还要“自讨苦吃”?关键是因为它包含了苦与甜的辩证法。从年轻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吃苦”可以通过风雨,见世面,强筋骨,长才干,把吃苦变成成长进步的阶梯;就社会发展而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话题,每个阶段都有困难。总要有一群人勇于吃苦,敢于困难,敢于负担,敢于风险,涉过险滩,啃过硬骨头,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正如这些科技院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话语中所说,“我们是在自讨苦吃”为了让未来的农民少受点苦,“而“我们曾经在成长的路上所受的苦,都将化为未来回忆的甜蜜”,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人“苦”的价值和内涵。

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本土文化蕴含着中国发展的密码。青年人到农村去受苦,可以了解农村的现实,倾听人民的呼声,培养自己对人民的感情,找到在哪里发力,为谁用感情,怎样用心。对于农村的发展来说,这些“自食其力”的年轻人更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带来新思想、新技术、新实践,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建功立业,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当然,“自讨苦吃”并不是为了苦而苦,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目标,明确方向,主动出击。年轻人不仅要勇敢肯吃苦,还要善于吃苦。他们要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技能,克服艰辛,用智慧和汗水去改变。全社会也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少吃苦,多体验欢乐,多尝到苦后的甜。

这样的“苦乐人生”更有味道,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农民日报评论员:青年人为什么要“自找苦吃”?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89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