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产率72%!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问世,专家:每年可多生十万人_绿政公署
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PIMS来了!可使试管婴儿的技术活率达到72%,比传统方法提高一倍以上。
对此,有专家推测,PIMS技术的普及将使我国每年多出生10万名婴儿,减少近万例出生缺陷,节省数百亿临床费用,惠及更多家庭。
据统计,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切入辅助生殖轨道。
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问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和高校,开发了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利用表观遗传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数优化胚胎的方法(PIMS)。甲基化水平优秀的胚胎临床活产率达到72%,远高于目前全球辅助生殖活产率不足30%。相关结果发表在5月8日的《细胞研究》杂志上。
据悉,“PIMS”是一项基于表观遗传学的胚胎植入前筛查的全新技术,被称为植入前甲基化筛查技术。与市场上现有的辅助生殖技术相比,PIMS技术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第一,“PIMS”技术是全球首创的新一代辅助生殖技术。
第二,“PIMS”技术出生率更高,大大提高了辅助生殖的生育效率。
第三,“PIMS”技术覆盖人群更广,惠及更多患者。
第四,“PIMS”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优生优育”。
第五,“PIMS”技术+人工智能,胚胎筛查更精准。
根据实验结果,PIMS法涉及的DNA甲基化是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在基因表达中起着“开关”的作用——DNA甲基化状态正确与否,决定着婴儿能否顺利出生,健康成长。
合作团队利用PIMS技术,从182个家庭的800个胚胎中筛选出优秀胚胎(DNA甲基化水平在0.25-0.27之间的胚胎),活产率达到72%。
值得一提的是,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PIMS技术可以筛查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
其中,试管婴儿的印迹基因疾病比例较高,是唐氏综合征的3倍多。而原有方法无法检测印迹基因疾病,PIMS技术可以筛查印迹基因疾病等表观遗传疾病,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出生缺陷的比例。
有业内专家推测,PIMS技术的普及将使中国每年出生10万多名婴儿,减少近万名出生缺陷,节省数百亿元人民币的临床费用,惠及更多家庭。
一系列政策支持辅助生殖。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帮助不孕不育者生育的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试管婴儿,俗称试管婴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
试管婴儿最早发明于1978年,最初的技术被称为第一代技术。之后采用单精子注射,被称为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90年代染色体DNA序列的检测被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生殖健康和出生人口质量,植入前基因检测(PGT)、线粒体替代技术(MRT)、冻融胚胎移植(FET)和细胞治疗成为生殖专家关注的焦点。当然,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覆盖率和可及性,以及相关仪器的创新升级也值得关注。
自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婴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选择合适的胚胎移植是决定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胚胎筛查主要基于形态学指标,其活产率仍不能满足医生和患者的期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试管婴儿的出生率,降低流产率,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政策层面,为了鼓励生育,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辅助生殖行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纳入社保预期较高。
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政策,覆盖辅助生殖全周期,包括降调节药、促排卵药、促排卵药、黄体支持药。将促排卵等药物纳入医保,意味着ART夫妇的经济负担将减轻1/3以上,有助于提高辅助生殖普及率。
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这也是国家卫健委首次按程序明确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在辅助生殖领域,许多保险公司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创新产品和服务,根据“不孕不育”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治疗特点,研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鼓励中医医院设立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各地都出台了鼓励辅助生殖技术的政策。例如,今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丽水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补助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对符合条件的丽水市户籍家庭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的自费部分(含个人账户),累计最高补助1万元。
到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将达到854亿元。
据统计,2017年以来,我国辅助生殖产业市场规模从22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根据沙利文的报告,2020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为43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4亿元。
西南证券杜向阳表示,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预计2023年将超过18%,达到50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相比美国30.2%的渗透率,中国的渗透率仅为7%,预计到2023年将提升至9.2%。随着人口相关政策的出台,辅助生殖逐渐纳入医保,减轻患者负担,这将大大提升市场渗透率。
上海证券此前表示,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逐步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以及各地在叠加“三孩”政策背景下出台配套方案,辅助生殖行业普及率有望继续提升。
这些上市公司已经在布局了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智通金融统计,作为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切入辅助生殖轨道。
汉商集团:今年1月,公告拟以7533.53万元收购武汉同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1.34%股权,从而间接将其对武汉华科生殖专科医院的出资份额提高至76%,并在该院投资者大会中拥有100%表决权。此前,汉商集团还投资了深圳银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辅助生殖相关干细胞产品的研发。
大韦嘉康:其陈佳医院正在申请三级专科医院认证。陈佳医院是大甲维康全资拥有的生殖专科医院,于2019年4月开始试运营。根据相关规定,陈佳医院在完成三级专科医院评估后,可以申请辅助生殖技术执业许可证。
金鑫生殖:该公司是一家中国公司,主要提供辅助生殖服务。该公司通过三个业务部运作。辅助生殖服务主要为患者提供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IVF)两种治疗方案。管理服务部为晋江生殖中心和金鑫生殖中心提供联合管理服务。
康贝医疗:公司拥有覆盖整个生殖周期的基因检测综合平台。公司的PGT-A试剂盒是国内唯一通过认证的第三代试管婴儿基因检测产品,后续管道中的产品有望持续提升性能。
固生堂:是一家主要从事中医医疗健康服务的中国公司。方正证券表示,固生堂有望利用春风的政策优势,打造辅助生殖疾病特色中医诊所。近年来,深圳固生堂袁波诊所推出了辅助生殖专科中医门诊。公司具有稀缺性,发展潜力大。
国际医学:Xi安高新医院于去年10月获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业务,试运营期为一年。是陕西省第六家获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麦迪科技:通过收购玛丽医院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2021年上半年,麦迪科技完成了对玛丽医院剩余49%股份的收购。
其他涉及辅助生殖相关药物及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还有丽珠医药、长高科、康贝医疗、汉宇药业、先轸药业、贝瑞基因、安图生物、雅惠龙等。
(原标题:《直播收益率72%!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问世,专家:每年可多出生10万个婴儿。
责任编辑:汤宇兵图片编辑:张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