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有人热门景点拉练有人去不知名村寨,假日下沉式旅游热度初显_直击现场

有人热门景点拉练有人去不知名村寨,假日下沉式旅游热度初显_直击现场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旅游行业爆发式增长。面对网上名人城市、热门景点买不到门票、订不到住宿、“人云亦云”、“刺客”频频出现的现状,很多游客选择去不知名的县城、乡镇、乡村。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需求充分释放,旅游消费爆发式增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人次2.74亿,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

在这个节日期间,许多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热门目的地的往返火车票已经售罄,到处都可以找到观光、住宿和房间的门票,“符合”的现象并不少见。与此同时,在网络上遭遇各种“刺客”的话题也长期没有消失。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2.74亿人的小长假里,有人在各种热门景点“拉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下沉旅游”,把假期交给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县城,甚至乡镇。

城市游依然是主角。

今年五一假期前两周,重庆奉节县的张强订了一张去上海的机票。4月29日下午,在经历了人山人海之后,他和家人到达了目的地。但他没想到的是,景点基本都满了。本来打算带孩子去迪士尼,也是因为太多人中途“劝回来”了。

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陈超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五一”假期,城市旅游再次成为主角。他说,前两年周边游和乡村旅游异常火爆,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三四线城市或城镇的居民,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更喜欢去一二线城市。

5月3日,多个网络平台发布的“五一”旅游数据报告显示,北京、杭州、重庆等城市位列十大旅游目的地。

也有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劳动人口是出行的主力军;老年游客比例低于正常季节,不足5%;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比例有所上升,超过10%。“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上班族、孩子和学生也更愿意去陌生的城市看一看。”

旅游消费遭遇价格“刺客”

旅游消费市场异常火爆的背后,游客对“旅游刺客”的抱怨也不绝于耳。

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王明(化名)于4月29日晚抵达重庆,用出租车接走了这名乘客。面对长长的队伍,他听着周围乘客“上车就走,按计价器收费”的话语。没想到导航显示只需要26元起的票价,就硬生生跳到了80元。

“我刚上车就觉得不对劲。这辆车不是出租车。我和女朋友把行李放到后备箱后,司机把车锁上,跑去接乘客。差不多过了20多分钟,才又来了两个游客。”王明坦言,考虑到等了这么久,时间也晚了,他想尽快去酒店,所以也就没在意,但到了目的地后,却被要求支付60元车费。

有的游客遇到“酒店刺客”:提前预订住宿后,B&B酒店以装修、系统问题、换老板等理由要求游客退单,然后加价倒卖。

一名游客称,今年3月,她在五一假期预订了一张四川成都的B&B。当时,B&B正在以优惠的价格进行郊游促销。然而,在假期到来之前,她突然接到B&B工作人员的电话,称B&B正在装修,无法保证装修完成时间。她建议她结帐。后来这位网友发现,这个B&B在其他平台也有房,但是价格涨到了三倍多。

面对这些伤害游客、更伤害市场的“旅游刺客”,陈超认为,如何接纳、拆除、招募,是对当地监管部门能力和智慧的考验。

把假期交给一个“小”的地方。

“与其在热门城市受罪,不如在陌生的地方躺几天。”节前,随着“五一”假日旅游话题在网络上的日益火爆,很多打算出游的上班族和年轻人不再盯着网上的名人城市和热门景点,而是选择“下沉旅游”,把假期交给一个县城,甚至是没听过的乡镇。河南郑州的周玉茹就是其中之一。

周玉茹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他本来打算带家人去重庆主城体验一下“8D”城市,但考虑到假期外地游客多,为了度过一个安静舒适的假期,他注意到了距离主城近500公里的巫溪县,查了攻略后,下定决心带家人去这个从未听说过的小县城。

周玉茹说,他和妻子都是“90后”,有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找一个不那么拥挤,没去过的地方度假,既新奇又不那么累。

同样,31岁的射阳在节前打开地图,把目光聚焦在毗邻贵州省市的小县城。“沿海和北方城市指望不上,时间不够。云南重庆一些原本很小的地方,今年也普及了……”经过一番考虑,他选择了云南元谋县,一个只存在于史书中的地名。

周玉茹和佘洋的选择并不是个例。五天长假,上班族和年轻人不想待在家里,也不想扎堆热门景点,于是把目光放在了一些不知名的“小”地方。

记者注意到,五一假期过后,关于“下沉旅游”的讨论仍在继续。许多今年在网络名人城市和热门景点“培训”的游客表示,他们更愿意在“十一”假期参观“在内室中长大,没有人认识她”,以深入体验当地的习俗和旅游乐趣。

责任编辑:周子静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有人热门景点拉练有人去不知名村寨,假日下沉式旅游热度初显_直击现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2017.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