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陕西姑娘: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陕西姑娘: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陕西姑娘邢小英,高职毕业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她今年29岁,在清华任教9年。此前,她的讲座视频在网上播放过亿次。她出圈了,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有人夸她“太优秀了”,也有人质疑:“你真的能教好高职院校的清华学生吗?”即将年满30岁的邢晓婧面临着事业的挑战和人生方向的选择…就这样,经过扎实的实习,刚满20岁的邢晓婧以专业综合成绩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正式聘为实习指导老师。正是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成绩优异、朴实勤奋的邢晓婧赢得了去清华大学实习的机会,并通过无数次考试顺利入职。
陕西姑娘: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陕西姑娘邢小英,高职毕业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她今年29岁,在清华任教9年。

此前,她的讲座视频在网上播放过亿次。她出圈了,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有人夸她“太优秀”,也有人质疑:“你真的能教好高职院校的清华学生吗?”

即将年满30岁的邢晓婧面临着事业的挑战和人生方向的选择…她有什么样的回答?

我19岁的时候,在清华当实习老师。

备课的时候,她哭着继续练。

“灌砂和扣篮的动作是一样的.”“砂箱满了,就要用减压神器把土夯实。”“撒离别沙就像烧烤的时候撒孜然,要快,要均匀。”选角练习课上,邢晓婧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一边快速挥舞工具示范操作,时不时“抖个包袱”。

邢小英介绍,铸造是汽车发动机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清华,除了工科学生必修的金工实习外,还有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选修课,将铸造、3D打印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实践教学。“我们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

温馨朴实的课堂氛围让邢晓婧的课堂火出了清华。就连参加跨校选课的北大学生也直呼“一课难求”,有一个学生说“我高三才抢到小英的课。”

不仅如此,她的讲座视频被传到网上,播放量很快就突破了一亿。甚至出门买菜的时候,阿姨都直接叫出了她的名字。

△邢晓婧的课程视频截图

“宝老师”光环的背后,是一条汗水与泪水相伴的路。

2013年11月,来自陕西渭南的邢晓颖,以实习老师的身份进入清华校园时,年仅19岁。“我和同学坐了12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第一次来北京。”

当时她是一名高职生,面对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清华学生,她很不安。“他们问问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

提起那次,邢晓婧还记忆犹新:“压力很大。说不好就在厂里哭,哭完继续说。往往半夜就结束了。看着清华校园里的点点灯火,我在想我的路该何去何从。”

她给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他们放不下女儿,却鼓励她:“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了。”

她决定专心备课。空课余时间去上课,看看有经验的师傅怎么说;下班后,她去空老厂的教室,把工具想象成学生,和他们互动。

她第一次独立给学生讲课。邢晓婧备课到半夜。她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脑子里还是满满的讲课思路。好事多磨,那个班的学生反馈很好。她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

△邢晓婧第一次独立给学生讲课。

就这样,经过扎实的实习,刚满20岁的邢晓婧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正式聘为实习指导老师。

她兴奋地打电话回家告诉这个消息。安顿下来后,她带着妈妈去看了她工作的校园。“那是我妈妈第一次来清华。她总是告诉我,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要有真正的天赋,才能充实自己的内心。”

高职学生不能教清华学生吗?

她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邢晓婧说,和清华结缘,源于2011年高考后的决定。

当时她的成绩与本科无缘。是去复读还是去读专科?邢晓婧纠结了一阵,听说“材料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大”,最终选择了陕西理工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

没想到,第一节课,老师就很惊讶:“居然还有女生选这个专业?”

她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惊喜:原来学材料是个体力活,选角经常需要搬砂箱、翻沙,男生们汗流浃背,这对骨瘦如柴的她是个不小的考验。

△在陕西理工学院读书时的邢晓婧

邢晓婧是从体能训练开始的,课余时间她跑步锻炼。每次培训班她都是第一个到,沙盒一个接一个被打开。

正是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成绩优异、朴实勤奋的邢晓婧赢得了去清华大学实习的机会,并通过无数次考试顺利入职。

如今,邢晓婧已经教了近3万名学生。但高职生的身份还是经常给她提出疑问。“有人给我留了言。是学生教你的还是你教学生的?”

邢晓婧并不急着撕掉“高职生”的标签。“做好当前工作”是邢晓婧应对挑战和质疑的方式。

她的办公桌上有一个专门的日历,她会写下很多待办事项,每完成一项就做一个标记。几年来,她坚持几乎不拖延地完成今天能做的事情。

每次课前,她还是会认真整理讲课思路,反复打磨。

幻灯片查看邢晓婧讲义↓

在清华任教九年,邢晓婧完成了一份成绩单:她完成了高考;获得热加工技术教师资格证;连续八年获得清华大学基础工业实训中心特等奖和实践教学一等奖。今年4月,她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她都会坦诚地告诉学生,自己是高职生。“别人的标签,我不在乎。我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无论起点如何,努力总会带来希望。”

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

她未来有了新的目标。

邢晓婧团队将选角课程打磨成了国家级的“王牌课程”,并不断创新。根据最新的技术和学生的反馈,他们开设了个性化珠宝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使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

在工作中,她给自己上满了发条,但在课堂上,她对学生强调“慢节奏”——她不喜欢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而是鼓励他们慢慢来,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我们每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不一样。就像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我们总要给它们时间去学习,去进步。这不能不焦虑。”

生活中的邢晓婧有老有少。父母一生节俭,她的愿望就是多带老人出去看看。4岁的女儿,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课后,邢晓婧要忙着教研、备课,还要平衡好“带娃”的时间。有时候,我会找时间和女儿在校园里玩一会儿。邢晓婧笑着说:“当老师当妈妈都不容易。”

△邢晓婧一家

未来,邢晓婧将继续开启新的征程。她正在努力准备研究生,想继续充实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

“30岁正合适。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和起点。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陕西姑娘:高职毕业,当了清华的老师。

一技之长就是最大的自信!高职毕业生清华是热门话题。

最近有一个关于“高职毕业的90后女学生到清华大学当老师”的热议。2014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的邢晓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实训中心任教。和她一样,从陕西理工学院毕业到清华工作,前后5组13个人。

“职校毕业生”和“清华大学老师”,两个看似不同的身份,在现实中融合为一个人。职校毕业后在清华当老师的故事,诠释了“一技之长,是人生最大的自信”的道理。

其实邢晓婧是清华的老师也不奇怪。一方面,清华大学需要实践能力很强的老师来教学生,职校毕业生是最佳人选;另一方面,她有脱颖而出的实力,学生的反馈也说明了这一点——“邢老师的动作特别整齐,我们要做半个小时的作业,她十分钟就能做好。”“小英老师的讲课充满激情,幽默风趣,简直就是一位宝藏老师”…

职校毕业生“逆袭”的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付出和努力。2015年,邢晓婧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本科,2017年顺利获得学士学位。工作后,她做研究,发表论文,申请专业领域的专利,2021年被授予工程师职称。一路走来,她不断提升自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5月24日,在教育部介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她作为职业教育优秀代表参加了远程连线。

成功之路千条,职业教育越走越宽。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职业教育的未来会更加光明,会涌现出更多的“邢小英”。

努力和勤奋让邢晓婧站在了清华的讲台上。这个成绩告诉更多的人,只要有梦想,坚信“一技之长是人生最大的自信”,职校生也可以有“辉煌”的人生。希望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消除社会对职校生的偏见,让职业教育的能量和作用被认可和看到。这也关系到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王军荣)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傅莹]

【来源:工人日报】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陕西姑娘: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260.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