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农民日报评论员:保障粮食安全为什么要讲“两个市场”?_舆论场

农民日报评论员:保障粮食安全为什么要讲“两个市场”?_舆论场

大海里有几百条河流,这样才能把它做大。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必须主要靠我们自己的资源和力量解决。但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中国的饭碗,并不意味着拒绝正常的国际粮食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既是在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构建粮食安全领域发展新格局的应有之义。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讲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没有足够的食物给我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我国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80公斤以上,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400公斤,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绝对安全。那么,既然粮食充足,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两个市场”呢?不能只靠国内市场吗?事实上,粮食够不够吃,进口不进口,不仅仅是一个加减量的算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可持续发展、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问题,需要整体地、辩证地看待。

首先,在看粮食供应来源的时候,要有全局的眼光和整体的概念。从吃饱到好,我们的消费结构还在升级,不仅是传统的口粮,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饲料粮的需求自然也会增加,所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还在刚性增长,紧平衡的格局还会长期存在,这对农业资源环境也是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适度进口大豆等部分粮食品种,可以弥补国内粮食的结构性短缺,优化国内粮食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拓宽保障粮食安全路径、增强稳定生产和供应的确定性的有效举措。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粮食生产可以高枕无忧,必须辩证看待粮食进口。强调“两个”市场,而不是单一市场,其实是为了避免陷入一个误区:国内粮食产量够不够无所谓,多进口就行。事实上,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过去几年,我们明显感受到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食品供应链带来的冲击。能源价格的波动通过农业要素市场传导到农产品市场,气候变化影响作物收成,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实行了限制…这些都使得全球粮食供应更加不稳定,这也正是我们在考虑粮食进口时不得不面对的不确定性。如果天真地把14亿多人口的饭碗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就会错失大局,错失大事。正因如此,总书记才会反复强调:“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必须靠自己牢牢建立起来。”

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供给的韧性和稳定性,既要立足国内,坚持“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又要利用好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具体来说,首先要知己知彼,也就是总书记说的:“首先要搞清楚国内有哪些农产品是有保障的,然后要搞清楚进口什么,进口多少,从哪里进口,怎么进口。”摸清国内粮食生产的财力,确保有保障的粮食安全,是我们在国际粮食市场站稳脚跟、确保粮食进口安全、不被“卡脖子”的基础。在摸清国内市场供求缺口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找漏补缺,在国际市场上找到适合我国需要的粮源。

其次,一定要做大“朋友圈”。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相比之下,粮食进口绝不能过于依赖个别国家和个别渠道。在稳定传统粮源市场和运输路线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新兴粮源市场,减少对单一运输路线和关键节点的依赖,加快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提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管理能力,将粮食进口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走出去”。国际粮食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直接购买。中国粮食单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杂交水稻广泛传播到五大洲近70个国家,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可以发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依托“一带一路”等机遇,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农业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完善我国国内外粮食供应网络,增强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当然,正如总书记提醒我们的:“租地、买地、搞合作开发都不容易。”推进农业“走出去”,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判断风险,采取充分的应对措施,避免陷入被动。

最后,要注意进口的规模和节奏。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如果短期内多进口,势必冲击国内生产,从而影响农民就业和增收,甚至影响大局稳定。这不是危言耸听。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过去一年大量享受免税待遇的乌克兰农产品涌入东欧国家。为了合理安排粮仓的使用,部分粮食在当地市场销售,影响了当地粮价和农民收入,引发了当地农民的抗议,给当地政府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需要引以为戒。

粮仓为国脉,民心必定。虽然我们强调市场的作用,但粮食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市场、资源,只有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才能在应对各种外部风险挑战时“乘风破浪,稳坐钓鱼台”。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农民日报评论员:保障粮食安全为什么要讲“两个市场”?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8309.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