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西部小县的“催生”实践:生二三孩买房送“卧室”,有效果吗_中国政库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在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后,较早推出了一系列生育扶持政策,包括发放现金补贴、实施住房补贴等。同年12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赴临泽县开展研究,相关研究报告近日发表在《人口与健康》杂志上。
真金白银鼓励生育。有效吗?调研组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些政策取得了成效。比如,县人民医院在政策出台后的两个月内的分娩数量,已经超过了政策出台前9个月的总和。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对最有希望的孩子生孩子的有效激励;有的政策是“叫好不叫座”,最高4万元的住房奖励在查处时没有申请。
负增长分析:九成人口外流,低生育率只占其中一个。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典型的西部外流人口负增长地区。
临泽县视觉中国资料图
报告指出,临泽县人口外流明显,这是临泽县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宽松的落户政策带来的虹吸效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临泽县常住人口11.59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43万人减少1.84万人。由于临泽县高校升学率高,大量青年大学生外迁,婚姻外迁,导致临泽县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全县迁入3751人,迁出4263人,迁出比迁入多512人。
同时,临泽县面临着严重的低生育水平问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临泽县粗出生率为6.5‰,略低于同期全国粗出生率8.52‰,自然增长率为2.01‰,略高于全国自然增长率1.45‰。这主要是因为临泽县的粗死亡率明显低于全国。
文章作者何丹、、黄在报告中分析,临泽县面临人口外流和低生育率的双重压力,其中10%是低生育率因素,90%是净迁移因素。因此,制约临泽县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口外流因素。当然,随着人口老龄化,粗死亡率会逐渐上升,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转为负增长,而随着净迁移的日益突出,人口负增长会日益加剧。
2021年9月,临泽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婴儿出生的措施。比如一个0-3岁的孩子可以领取一次性生育津贴2000元,两个0-3岁的孩子可以领取共18000元的补贴,三个0-3岁的孩子可以领取共35000元的补贴。此外,临泽县规定,具有临泽户籍的常住家庭生育2至3个子女的,在临泽县购买商品房时给予政府补贴4万元,在中心集镇、屯泉镇、丹霞杨康村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政府补贴3万元。
参考当时临泽县的房价,上述措施也被形容为政府补贴一居室。
为什么从住房的角度切入?2021年,临泽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住房压力、教育投入,“80后”、“90后”夫妇表示,孩子出生后0-3岁无人照看,如果专门照看孩子,经济压力较大。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报告中认为,临泽县委县政府优化后的生育政策,有效减轻了多子女家庭的抚养负担,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受到了社会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课题组在临泽县调研时发现,一些政策的引导起到了作用。比如政策出台后回临泽县人民医院生孩子的人数明显增加。政策出台后的两个月(10-11月),县人民医院的分娩数之和已经超过了政策出台前9个月(1-9月)的总和。但这些出生大多只是分娩地点的变化(即分娩地点从张掖市其他区县转移到临泽县),而不是政策原因导致的新出生。政策是否带来新生,需要持续观察。
论文注意到,2018年临泽县出生人口1497人,出生率为9.98‰;2021年出生817人,出生率下降到5.41‰。2022年,生育支持措施出台后,临泽出生人口844人,出生率止跌回升至5.63‰。
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临泽县卫计局审核发放在全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的240名妇女生育津贴70.8万元;对全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和三孩的174个家庭,发放育儿补贴100.5万元;对173户二孩、三孩家庭,第二年托幼补助95.5万元,累计落实各类优生优育政策资金266.8万元。
现实问题:为什么没有申请住房奖励?
这份报告也指出,临泽县的生育支持政策还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其政策覆盖面广但缺乏针对性,促进适度生育水平的效果有待观察。
报道称,临泽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生活成本较低。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人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外出的年轻人生育观念的改变。而在引导年轻人婚育观念,吸引和留住外来人口方面,却没有针对性的政策。这次的生育养育补贴采取的是倒序鼓励子女的措施(子女数量越多,激励越多),主要是减轻现有多子女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而对最有前途的孩子缺乏有效的激励。最近三年(2019~2021年)临泽县一孩平均出生率仅为39.67%,二孩平均出生率为52.4%,三孩平均出生率为7.93%。还有一些政策,比如二孩三孩的住房奖励政策。因为很多年轻夫妇结婚生一个孩子就已经买了商品房,生二孩三孩就很少再买新房,导致二孩三孩都没人申请住房奖励的尴尬。
其次,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据课题组粗略核算,在现行补贴政策下,孩子的生育、托儿所、幼儿园等费用基本不由家庭承担。但高福利生育扶持政策会给临泽县带来更大的财政压力。据临泽县政府测算,政策实施五年期间,共需资金1.05亿元,年均支付2102万元。对于年财政收入增长只有1000万元的临泽县来说,财政压力非常大,而在“十四五”期间,还需要2000万元左右来支持生育政策的优化。
调查还发现,临泽县属于农业大县,农忙季节对托育机构的需求率很高。据托育机构介绍,夏季高峰期每天接收200~300名婴儿,冬季休闲期每天接收的婴儿较少。所以就出现了“夏季看护拥挤,冬季休闲资源闲置”的问题;县城的孩子需求集中在城区,分别导致了城区和农村的名额过剩和浪费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对名额和学位的需求明显不平衡。
基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财政状况,该报告认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优化生育政策试点,确保优化后的生育政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全国优化生育政策提供参考。临泽县可以作为西部县的代表列入国家试点。
报告呼吁,优化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制度设计上进行顶层设计,避免政策碎片化和地区差异,在大的政策框架下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促进政策落实。
课题组还发现,临泽县之所以能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主要有赖于县委书记、县长等党政“一把手”的推动和支持。
“当前和未来的优化生育政策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体系,不是简单的补贴等激励措施可以解决的。”课题组认为,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人口国情教育和优化生育政策培训,提高党政干部人口管理决策能力。
责任编辑:王俊图片编辑:朱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