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博会:在这里,眺望绿色未来
文汇报图表
碳博览会来了!
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为期四天。将举办“碳中和”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等一系列活动。
这是国内首次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上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这是一场汇聚智慧的碳中和技术盛宴,这是中国对低碳未来的好奇展望。碳中和关系到未来和全人类。
“四叶草”再放异彩,碳中和+上海正在酝酿奇迹。
也许“碳中和”这个词对大众来说有点陌生,但碳中和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经济社会变革,与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和创业选择息息相关。
“双碳战略”是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积极稳妥推进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碳中和”的重要部署。
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如何做到这一点?用什么技术?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模式?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当前,碳中和技术方兴未艾,碳中和产品如火如荼,碳中和企业跃跃欲试,氢能、储能、光伏、风电、碳汇、碳交易、碳信用、碳捕集正在改变我们熟悉的一切。从生活方式到产业发展理念,这里没有外人,每个人都是实践者,都是受益者。“双碳”目标的技术出路和商业蓝海指日可待,一切皆有可能,所有访客都有机会。
上海国际碳博览会无疑提供了一个俯瞰远方的巨大窗口,邀请了近6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聚焦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低碳服务、低碳交通等六大板块。通过设计碳中和技术地图,为观众提供展商和展示技术的快速索引查询一站式服务。千余种碳中和技术和产品蓄势待发,各种新场景下的新业态和各行业最前沿的低碳应用,共同绘就了一幅碳中和的壮丽画卷。
未来的低碳生活是怎样的?能在这里找到线索。
会场里,三台浸在液体中的服务器“吸睛”十足。上海网宿科技的“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通过液体流动与散热器内表面的摩擦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起到高效散热的作用。据报道,“浸液冷却”技术有望让IT行业告别粉丝。
网宿科技带来的DLC直接浸没式液冷技术。
化工巨头巴斯夫带来了一项新技术,通过电驱动加热来减少蒸汽裂解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电加热蒸汽裂解炉示范装置将于今年投产。
特斯拉首次展出家用太阳能屋顶。据介绍,这种太阳能屋顶完全可以替代家里的屋顶。也许有一天,房子不再有屋顶,只需要一块太阳能电池板。
……
低碳改变,绿色创造未来。上海国际碳博览会以海量的技术成果和顶尖科学家的思想碰撞,专注于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成果的推广和引进,搭建碳中和全产业链各主体的对接交流平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上海正在为实现绿色使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十几年来,上海全社会能源消耗强度逐年下降。2012年至2022年,上海万元GDP能耗从0.55吨标准煤降至0.26吨,降幅超过50%。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平台。自开业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累计交易超过2亿吨,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上海正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的实施,如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节能减碳、低碳交通、循环经济助力减碳等。
在上海碳博览会,见证变化,发现机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不止步,未来可期;行者必来,敢为人先。
责任编辑:沈关哲图片编辑:李晶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