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一群特立独行的“蛙”:他们不“卖崽”,只“发疯”_直击现场

一群特立独行的“蛙”:他们不“卖崽”,只“发疯”_直击现场

踏入平坦的绿色脚底,抬起“蛙身”,套上袖子。最后拿起鼓鼓囊囊的“蛙头”戴在头上。就这样,蘑菇(化名)从一个苗条轻盈的窈窕淑女变成了一个略显臃肿的“青蛙巨人”。

平时“蛙人”出街,总会在脖子上挂个收条码,手里拿着一串小青蛙气球,喊着“卖崽”。然而,北京青年报记者却发现了一群如雨后春笋般特立独行的蛙人。他们并不是为了“卖娃”而出去赚钱,而只是想卸下自己的社交防线,成为“社交奶牛”,并“疯狂地玩”到底。

01《社交恐惧》穿上青蛙服,尝试与陌生人交往。

青蛙服“卖崽”的视频已经攻占了短视频信息流的首页。那一天,蘑菇还画了一段卖小熊的视频:“父子俩都穿着青蛙的衣服。爸爸手里拿着一根杆子走在前面。杆子上挂着很多小青蛙气球,儿子拉着杆子的另一端跟在后面。”特别搞笑。”

《青蛙和儿子》

蘑菇瞬间被这只“丑”青蛙粉了。“我正好喜欢那些大头大嘴巴的丑东西。它们看起来对人和动物无害,而且容易接近。”蘑菇说,从那以后,她也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小小的“妙蛙种子”。“总有一天,我会过青蛙瘾。”

机会很快就会到来。5月20日是周六,天气好到让人觉得不出门就是浪费时间。蘑菇遇到了他的朋友皮皮(化名)和另一个朋友,然后去了奥森公园。之前蘑菇从二手平台的同城卖家那里租了一套“青蛙服”,想借此机会提前给皮皮过生日。

穿上青蛙服。皮皮像戴头盔一样用手把青蛙的头举过头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头盖住。在蘑菇和另一个朋友的指引下,她挺着大肚子转了一圈,进了电梯,来到楼下。三个人各扫一辆自行车共享,前后列队,向奥森公园行进。

迎着风,皮皮代的青蛙头已经开始微微向左倾斜。她只能一手托着头,一手控制着车头,一路挣扎着保持平衡。一只巨大的青蛙摇摇晃晃地骑着小自行车出现在路上,引得路人侧目,向她投来新奇的目光。

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皮皮放下两条青蛙腿,慢慢刹车。她坚定地停在一个骑山地车的男孩旁边。然后我鼓起勇气拍了拍男孩的肩膀。当对方惊讶地看着面前这只“丑陋”的青蛙时,皮皮歪着脑袋挥了挥手。这时,反应过来的男生立刻拉下自己的口罩,微笑着拿出手机,和皮皮自拍。

实际上,皮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社交恐惧”。那一天,她“率先”穿上了青蛙装,希望在生日那天突破自己。

皮皮蛙突破了自己。

在路上,皮皮几乎向他遇到的每个人挥手致意。“但大多数时候,她都躲得远远的,羞于往前走。别人不给她回应,她就原地踏步。”蘑菇还记得那天特别温馨的一幕:当时正好有一群小朋友从他们身边经过。为了给皮皮打气,蘑菇告诉孩子们,今天是青蛙姐姐的生日。没想到,孩子们一个个走到皮皮面前,用牛奶祝她“生日快乐”。

没过多久,奥森公园的大门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在蘑菇们还在担心“蛙人”不能入园的时候,门口的保安居然笑着给皮皮来了个“蛙人礼”。就这样,他们三个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花园,但不知什么时候发现身后又多了两个保安“护送”,吓得他们停下来解释:“不卖,不卖。”对方刚走。

青蛙公园之旅的开始是有惊无险,但当他们走到公园中心时,人群变得熙熙攘攘,蘑菇明显感觉皮皮“应付不过来”。于是,她拿着“青蛙服”穿上,真正的“社交牛”就要出现了。

“青蛙蘑菇”

02“社牛”出现,“蛙服”助力释放天性。

如果说“皮皮蛙”让人觉得乖巧懂事的话,“蛙菇”则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热情。只见她转圈,比心,飞吻,一路蹦蹦跳跳的跟迎面而来的路人打招呼,离得远了就开始站好,挥动手臂,等着对方过来击掌。如果路人拒绝与她互动,蘑菇甚至会追上去拍拍对方的肩膀,然后举起他的大手掌,再次要求回应。“只要路人看到我,我就不会放过他。我去追他们,互动一下,不然这青蛙服就白穿了。”蘑菇笑着说。

路人跑过来击掌蘑菇。

在奥森公园逛了一圈后,她收获了无数粉丝,一对双胞胎看到“青蛙蘑菇”就冲了过来。其中一个抱着一条“青蛙腿”,让蘑菇哭笑不得,只好用力抬脚。

春天,一群女孩正在草坪上野餐。蘑菇毫无违和感的加入了他们。女生欢呼一声,拉着她一起拍照。当他们玩累了,蘑菇就坐在他们面前,其中一只一直在轻轻抚摸蘑菇的大“蛙头”。这时,一个不会走路的小男孩进入了蘑菇的视线。他躺在草坪上拍照。当他看到“蘑菇蛙”时,他抬起头,睁大眼睛,靠得更近了。后来在小男孩妈妈的热情邀请下,蘑菇也现身陪小男孩拍摄。

蘑菇和路人互动的瞬间

蘑菇还遇到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孤独的男生。他一个人坐在桥边,低头盯着手机看了很久。出于好奇,蘑菇慢慢凑过来,却不经意间瞥见了对方的手机屏幕。”他似乎已经等了一个女孩很久了。”

蘑菇说,当她靠近时,明显感觉到了对方的低气压。那一刻,她也慌了。然而,蘑菇小心翼翼地走向男孩,挥手和他打招呼。看到男孩报以短暂的微笑,蘑菇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她想得很简单:“希望我的快乐能感染对方,至少给他一点安慰。”

从下午4点戴上“蛙头”到6点回家休息,蘑菇的“蛙人牛独奏”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第一次长时间裹着蛙衣,虽然收获了无限快乐,但代价也不小。

蘑菇身高166cm,站在青蛙服里,视角相当别扭。她只能直视。如果她想看到脚下的路,她必须用手刮青蛙的嘴,试着往前走。

蘑菇回忆说,就在下楼的过程中,她差点踩到空好几次。“你的身后和脚下都是盲点。如果有孩子粘着你,你一转身可能就碰到了。”但这些困难和“热”的体感温度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在反串的两个小时里,突然热起来的感觉蔓延到了蘑菇的每一个细胞。

“青蛙蘑菇”

草绿色的青蛙皮摸起来像t恤,但是里面有个棉质的内衬。蘑菇停一点就会觉得闷热难耐。让她崩溃的是,青蛙服后面的两个风扇不是为了帮助散热,而是为了让青蛙的肚子鼓出来。而且风扇需要充电宝供电。所以蘑菇背后背着书包,专门用来放巨大的充电宝,只能一路负重。

虽然又热又累,但是蘑菇一直坚持不摘下它的头。“只是玩得太开心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而且我也怕毁了孩子们美好的幻想。”蘑菇说。

03银行员工和律师穿“蛙衣”:是一种释放。

其实蘑菇的工作是银行职员,负责后台的审核工作,这就需要她时刻保持严肃紧张的精神状态。“虽然我的岗位不需要迎客,但是会有很多规矩:及时关注客户的流量,一丝不苟地核对数据。”所以蘑菇说她穿青蛙娃娃衣服是为了给自己减压。

蘑菇的性格本身就是外向的。她认为穿上“青蛙装”可以放大她的个性,让她玩得更开心。“如果你穿青蛙服,没人会认出你,出门也能‘无所畏惧’。但在平时,我在街上不能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看到陌生人也不会拍人。”

蘑菇在和外卖小哥“说话”。

蘑菇把穿青蛙服出街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后,不出所料,被赞了无数次。她的很多朋友留言,“等凉一点,自己体会一下。”蘑菇和同事约好了,就这样在这个万圣节,一起穿着青蛙的衣服去参加化妆舞会。

有趣的是,“蛙服”解放大自然的魔力可能远不止于此。

在蘑菇眼里,男友是个“超级社交恐惧症”,平时很谨慎,总喜欢给自己定很多条条框框。蘑菇给男朋友发自己穿青蛙服的照片时,没想到他问了一句“明天娃娃服还在吗?”然后我们可以一起穿出去玩。”

晚上八九点,趁着天气稍微凉快一点,蘑菇和朋友们又出发了。当天蘑菇的男朋友正好有同事聚餐。这时候蘑菇用开玩笑的语气问男朋友:“能不能穿着青蛙服来找你,吃饭的时候跟同事打个招呼?”本以为男朋友会觉得丢脸,对方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样的反应简直让蘑菇又惊又喜。虽然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及时赶到,但后来听男友说,为了等她出现,他故意拖延时间,让同事晚点走。

穿上青蛙公仔的服装,就像穿了一件现实版的“陌陌”背心(“陌陌”不属于特定的人,是网友在群体中匿名隐藏的一种方式),给人以勇气。

来自深圳的小杨(化名)也有同感。她是一名律师。为了给客户留下沉稳浮躁的印象,她总是刻意让自己保持“低调”。但是在她25岁生日的时候,她决定做她自己。“我之前从哔哩哔哩看到一些穿娃娃衣服出街的小视频,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决定‘疯狂一下’。”于是,在她生日那天,她花100块租了一套青蛙公仔服装,和朋友一起去了深圳滨海公园。

小杨和他的朋友们。

“我穿上了玩偶的服装,摘下了面具:在人群中需要冷静、理性、客观的面具。”小杨说,穿上人偶服装的那一瞬间,就像坐在时光机上,突然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甚至想和小朋友做朋友。“因为别人看不到我的脸,所以我可以毫无顾忌。走路可以跳,可以扭。”

小杨觉得,正是因为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路人变得很宽容。“如果你脱了娃娃的衣服还在街上走,我怕你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所以,这套娃娃装既是释放,也是保护。”

小杨青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

04蛙皮下,幸福至上。

“跟风买蛙服真的很好玩,缺点是很闷热,我很纠结退不退。”

“别退,这东西能治‘社交恐惧’,我就是为了疯了才买的。”

这是一个社交平台上的帖子和评论。北青报记者发现,穿娃娃装上街,作为一种独特的减压方式,正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虽然“卖幼蛙”的初衷是凭借便宜、可爱、“人畜无害”的卡通形象吸引路人,但“卖幼蛙”是赚钱的。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卖婴儿”的属性。他们不以此为生,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青蛙蘑菇”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搜索“蛙衣”在街头玩耍,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穿着娃娃衣出门的快乐经历,也有人专门拍摄vlog记录自己的“社交牛”时刻。

网友furry表示,穿着“青蛙服”在大街上“疯”真的是太幸福了。“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在万达面前的空地上打滚,感觉整个长春都是我的。”在网友PARTYDAY看来,似乎平时的矜持、严谨、不甘都可以装进青蛙公仔装里,解开了束缚,真正的放开了自己。

如今,这些青蛙娃娃已经成为街上的新物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从众多娃娃形象中选择青蛙服,绝非偶然。

据了解,“卖蛙宝宝”的设计者是江苏南京的一位宝妈。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漫画《葫芦娃》中的蛤蟆精。在漫画里,蛤蟆精可以说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他们是蛇精的追随者。他们出现的时候,最经典的一幕是奔跑着滚到首领鳄鱼精的脚下,慌乱中结结巴巴地说:“报告——哦,不对,葫芦娃打电话来了。”

葫芦娃蛤蟆精

当从二次元穿越空回到现实世界时,蛤蟆精变成了“卖娃娃蛙”,手里的钢叉变成了一串青蛙气球,但懦弱、没本事、存在感弱的形象特征和核心却始终不变——他们自称“生活所迫,卖儿卖女”,正是这种“苦哈哈”的形象俘获了网友的青睐。甚至有网友调侃,“小时候大家都喜欢一个能驱魔的葫芦娃。长大后,大家从蛙精身上找到了更多的认同感。”

小杨对此表示赞同。在她眼里,青蛙的皮囊下其实是鲜活具体的普通人,青蛙的魅力就在于它逼真的“人”的设计。例如,青蛙会带着公文包坐地铁,带着未售出的小狗坐在公交车座位上,推动自行车共享起飞,好像害怕迟到一样。

“‘青蛙’生活艰辛,却依然坚持‘卖崽’。这是一个有趣又励志的农民工形象。看到了,总会觉得亲近。”小杨说。

“‘接纳自己’对我来说,是体验穿蛙服上街的另一种意义。”在小杨看来,通过穿着“青蛙装”上街,她发现了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喜欢表达情绪、略显疯狂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冷静而专业的农民工。“我会努力找到真正的自己,收获简单的快乐。”

不过小杨也提到,经过这次释放自我的经历,脱下青蛙公仔装出去逛街,她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平衡自己的状态,在什么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在我心里,我还是更喜欢那个单纯快乐的自己。”

实习生王欣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原标题:《一群特立独行的青蛙:它们不“卖崽”而是“发疯”)

责任编辑:汤宇兵图片编辑:金洁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一群特立独行的“蛙”:他们不“卖崽”,只“发疯”_直击现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61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