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已任命或聘请310余名联合河湖长,长三角示范区治水有了新目标

已任命或聘请310余名联合河湖长,长三角示范区治水有了新目标

在新闻发布会上。本报高级记者朱毅

建设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长三角示范区两区一县横跨两省一市,属于江南水乡地带。该地区的水系相互连接,地理位置接近,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示范区水面率20.3%,0.5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100条,湖泊76个,其中省际河流湖泊47个。

这些江河湖泊或上下游或左右岸互为表里,盘根错节,参差不齐,不仅对跨界水体的联合保护和共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探索跨界联合江河湖泊等联合保护和共治机制提供了最佳实践场景。

今年是示范区“新三年”的第一年。2023年5月16日上午,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两省一市八方三级水利(服务)部门,联合召开示范区水利(服务)领域联防共治创新实践成果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了水利专项规划、供排水专项规划、河湖水系联合工作规范和。

同日,《长三角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区水利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面推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建设,基本建成协调一致的防洪除涝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护共治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体系,基本建成齐抓共管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到2035年,示范区“一网+四系统”全面建成,率先实现水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无洪水、无水、生态宜居、诗情画意的水乡”目标全面实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规划依托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布局,在阳城淀坝区、杭嘉湖区、浦西区三个水利分区管理布局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示范区空功能布局和蓝绿空面积占全国总体规划66%空的要求,统筹防洪除涝。

当日,示范区给排水规划“一张图”发布实施,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给排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计划建成与示范区目标定位相匹配的安全优质、平等高效、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供排水体系。给排水规划可分为三部分:给水规划、污水规划和雨水规划。

联合出台示范区河湖水长制工作规范,是示范区2023年的重点工作。

2022年以来,为全面规范和强化示范区河湖水系联合制度刚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制度创新,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和两省一市河道管理处共同指导并积极协调示范区实施,吴江区河道管理处, 与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河道管理处一起,系统总结了示范区河湖水系联合工作经验,共同编制了《示范区联合》

经过前期多轮技术对接,近日由江苏省河长办、沪浙河长办、太湖流域管理局、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发布实施。

建立和规范联合江湖制度是落实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战略取向的重要举措。《太湖淀山湖湖长合作机制规则》和《联合保障方案》发布后,两区一县全面建立了示范区“一江三湖”等47条跨境河湖的联合制度。2019年10月,共聘请了73名“联合江湖盟主”。截至2022年底,两区一县共聘任或聘用310余名联合江湖带头人,首批建立5个村级村。省(市)、县(区)、镇、村等四级河长共巡河200余次,有力支撑了河长联席会议的不断深化,为河长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成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示范区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稳步提升,河湖水葫芦和蓝藻日益减少,沿线环境逐年改善。“一江三湖”水环境质量提前达到或超过2025年目标。

两省一市五部门联合出台的《工作规范》共四章44条,明确了示范区联合河湖长效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联合河道巡查机制、联合管护机制、联合监控机制、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治理机制为主体,分类细化了示范区各级联合河湖长效管理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详细规范了履职重点和方式。

下一步,示范区两省一市、两区一县主管部门将继续按照工作规范做好宣传、实施和考核工作。同时,不断探索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示范区联合河湖制度,为完善跨境河湖联合保护共治机制探索新路径、做出新示范。

责任编辑:高文图片编辑:陈飞燕校对:丁晓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已任命或聘请310余名联合河湖长,长三角示范区治水有了新目标》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4875.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