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小鱼在乎”助学金全网刷屏,厦大讲述名字背后的故事_教育家
5月13日,一位网友分享的一张图被赞上万。图片内容显示,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集团正在发放一份名为“这条小鱼的关爱”的奖学金。
13日晚,@厦门大学发文介绍了“这条小鱼在乎”奖学金名称的由来。
“孩子,这水坑里有几十万条小鱼,你救不了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没抬地回答道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回答,捡起一条鱼,扔进了海里。“这在乎,这还在乎!还有这个,这个,这个……”
“这条小鱼在乎”的童年故事勾起了很多网友的回忆。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走遍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遂宁镇等地,讲述“一条小鱼”的故事,年复一年地帮助学生。
第六研究组的成员正在洞穴的教室里上课。
黄逸梵,第17研究组的成员,在教室里用多媒体上了生命和科学这门课。
截至2021年1月,厦大课题组已筹集“一对一”助学金近1070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近2万人,帮助5000余名孩子圆了求学梦,并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些数字在不断更新。一年来,厦门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教育集团彭阳分校启动了“这条小鱼关爱”奖学金品牌项目,资助金额22.68万元,帮助了宁夏彭阳一中320名学生。
2021年,讲述闽宁合作扶贫故事的电视剧《宁敏小镇》在全国播出。放弃宁敏镇县城优越条件,毅然选择到乡村支教的“厦大高材生”郭敏行的原型,恰恰是厦大研究生支教团等援疆支教的青年志愿者。
它们跨越千里,传递着爱和力量。没有路,特派团成员就要手脚并用,翻一座又一座山。
第七调研组的成员在家访的路上没有电灯,所以他们挑了蜡烛在深夜备课。
第九课题组成员深夜备课。
第七调研组成员叶楠也把自己的经历集结成一本书——保持梦想,向外界展示了西海固山沟里的草也有顽强的精神。
2022年4月,厦大也讲了一个关于“我长大了就是你”的故事。
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马晓华和马灵灵,在厦大研究生教育集团的影响下如愿成为厦大学生。毕业后,他们带着爱回到宁夏,投身家乡建设,用亲身经历传递着爱。……
靠近光,成为光,不要放弃每一条小鱼,相信爱终将到达远方!
责任编辑:万婷婷图片编辑:陈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