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仲音: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_财经上下游
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
党的二十大绘就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人口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步入现代社会,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具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中国人口变化的形势,适时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出了重大决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口是现代化最基本的支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归根到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我们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高质量的人口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
人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符合人口自身的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也面临人口转变带来的挑战。”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给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规划长远的人口发展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看到,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完善新时期人口发展战略,把握人口发展的有利因素,积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努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全面认识和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着眼全局、趋势和长远。这就要求全面把握人口变化,用辩证思维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人口形势的研判、分析和政策应对。应该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国内市场超大规模的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中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丰富的人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面向未来,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资源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支撑。
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人口问题仍然是必须始终高度关注、稳妥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口高质量发展,立足战略规划,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潜力、结构红利和质量资本叠加优势,就一定能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原题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看待中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以高质量人口发展支撑中国现代化》)
责任编辑:滕晗图片编辑: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