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后市|市场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主题交易或已过顶峰_牛市点线面
5月中旬,a股市场波动加剧。其中前期支撑指数表现的低估值国家央企出现较大回调。在数字经济与中国特评同步调整中,市场将如何解读?
论文收集了10家券商的意见,多数认为当前市场整体风险不大,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空,而低估值国企仍有待修复空。
中信证券表示,经济的全面系统复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目前来看,压制经济的价格、滞后和全球性因素将在下半年逐渐缓解。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的复苏进程和此前的政策声明决定了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短期内市场将继续处于震荡调整的弱势状态。“弱预期弱现实”已经定价,市场进一步下跌空。
“未来中国‘低社会融合+低通胀’的格局有望延续,货币政策环境友好。在盈利周期企稳回升的预期下,a股的表现不会差。”招商证券判断。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仍提示中特评的相关机会。CICC表示,a股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估值较低的国企。
“结合轮动强度、经济预期差异、估值匹配度、涨跌幅等指标,中特评将进入内部轮动分化阶段,可关注机械、交通、大型银行等细分方向。”兴业证券表示。
中信证券:主题交易高峰已过。
全面系统的经济复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主题交易是过度经济预期修正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过度博弈降低了市场定价的有效性,但也提高了绩效驱动战略的潜在回报。展望后市,主题交易高峰已过。
首先,服务业的修复转化为全面的就业增长和信心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来看,压制经济的价格、滞后和全球性因素将在下半年逐渐缓解。
其次,在当前经济增长预期降至冰点,主题交易阶段性结束的情况下,主题板块内部的激烈博弈和消费难以持久。最后,市场的股票博弈特征被演绎到了极致,板块效应的缺失成为制约众多蓝筹股定价有效性的因素。
配置方面,业绩驱动策略的长期潜在回报在不断提升,市场可能回归业绩驱动。
CICC:低估值的国有企业仍有空的空间。
近期a股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前期支撑指数表现的低估值国家。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与4月底略有不同。
首先,4月底的调整结合了当时北上资金流出以及港股表现弱于同期a股的情况。海外风险因素对市场影响较大,近期调整更多体现在内部因素。其次,低估值国家央企市场受到资金获利回吐、板块业绩向银行电力等更多领域扩散、部分国家央企减持等因素影响。权重股的调整加大了市场波动。
展望后市,近期指数回调已被纳入较为悲观的预期。在当前经济数据趋弱的背景下,如果政策处理得当,后续市场表现不必过于谨慎,当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一方面,经济的企稳和非线性修复也需要关注后续的政策应对。另一方面,a股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估值较低的国企。
在配置上,建议投资者风格更加均衡,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基本面修复空和弹性大、政策持续支持的泛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二是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增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等。三是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中信建投证券:大盘进一步下跌空不多。
展望后市,大盘会进一步下跌空,差别不大。同时,复苏进程和之前的政策声明也决定了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短期内市场将继续处于震荡调整的弱势状态。
4月底以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趋于悲观,PMI、金融数据、房地产销售疲软,近期人民币贬值趋势和商品期货价格下跌也说明中国经济基本面偏弱,需求不足,库存周期尚未切换。
同时,市场增量资金仍然不足,资金处于存量博弈阶段,市场资金可能更注重防御性策略。海外方面,仍需确认美联储加息周期是否结束,短期需关注美国债务上限谈判。
配置方面,中期仍有AI和中特评主线调整的机会。AI概念在经历了一轮非常强劲的上涨后,进入调整休整阶段,但这波行情并未结束,AI将由主题驱动向基本面发展。
行业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电力、医药、新能源汽车、家电、工业母机、半导体设备等。
国泰君安证券:震荡导向
展望后市,需求疲软与政策支持的错位期将放大市场预期波动,需要时间盘整。接下来股市可能以震荡和结构性价格为主。
近期上证综指冲高回落,再度快速调整。a股市场的调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3400点附近做多意愿减弱。两市成交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字头和金融板块在短期快速上涨后出现休整。二是特评和AI概念板块同时熄火,使得市场缺乏足够容量的市场主线。
第三,复苏变得不稳定。最近公布的4月份新增社会融资环比下降幅度是过去5年来最高的,表明信贷需求疲软。五一之后,房地产销售、服务消费、生产开工率、招聘意愿等景气度全面下滑。最近的繁荣变化正在挑战投资者对复苏的预期。
在配置上,市场目前缺乏景气主线或呈现资产荒特征,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同时,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是两极分化的,因此市场的选择并不多。综合来看,投资机会主要在低估值和收益优势的高分红策略和科技成长主题策略。
招商证券:接下来,a股的表现不会差。
展望后市,未来中国“低社会融合+低通胀”的格局有望延续,货币政策环境友好。在盈利周期企稳回升的预期下,a股的表现不会差。
从近期披露的宏观数据来看,4月份社会融合继续低速增长,通胀持续低迷。目前处于典型的“低社会融合+低通胀”环境。形成这种环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融合往往受益于政策支持先改善,但在内需复苏乏力的情况下,社会融合反弹有限,通胀持续低迷,基本对应国内经济复苏初期。
在这种环境下,国内利率基本处于低位,货币政策相对友好,a股多为上涨,且受益于宽松流动性环境下估值上涨的逻辑,成长风格往往优于价值风格。
配置方面,a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改善斜率最大、产业趋势最明确的方向最有可能成为夏季进攻行情的主要演绎方向。经过前期调整,数字经济、AI+驱动的TMT、科技板块可以逢低布局。
华泰证券:市场可能进入小幅震荡期。
展望后市,在宏观数据结构不佳、微观资金补充不足的情况下,短期内投资者风险偏好可能继续调整,市场有望进入小幅震荡期。
具体来看,由于近期市场震荡调整,全A风险溢价已上升至接近滚动一年均值,历史经验显示空之间仍有调整。其中,4月信贷数据显示,M1-M2剪刀差弱势修复,M2同比仍高,反映市场资金空转移现象依然明显,对应下半年工业品供需格局恢复或有限。
同时,题材股和低筹码是当前市场明显的交易特征,打破局面的关键在于M1增速等指标能否弹性反弹以及公募和北上资金能否成功接力,否则短期内交易特征仍将延续。
配置上,首选“景气复苏+低筹码+题材属性”的共振方向进行布局。投资者可以关注电子面板、消费电子、医药化工、保险、公路铁路、家电、消费建材等。
平安证券:目前a股市场整体风险不大。
展望后市,目前a股市场整体风险不大。4月社会融合、通胀、进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5月商品房成交依然疲软,但国内经济整体维持弱复苏。
但在海外,美国通胀下降斜率放缓,债务问题不确定性反复。美元指数上周反弹1.4%。美国通胀继续回落,但斜率放缓,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有所收敛,但美国经济担忧有所反复。同时,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僵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配置方面,中期继续看好中特评和TMT投资主线,制造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机会进一步增加,可关注相关板块短暂休整后的抄底布局机会。
短期来看,市场再平衡,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业绩确定性较好的行业相对表现较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医药、生物等。
兴业证券:中特评将进入内部轮动和分化阶段。
结合轮动强度、经济预期差、估值和波动匹配度三个指标,中国特评将进入内部轮动和分化阶段。
首先,随着车轮动力的收敛和主线的形成,中特评指数往往会迎来一波上涨。当旋转的强度从底部开始上升时,板块往往会经历一个发散和主线快速旋转的过程。
其次,随着近期中特评股价的恢复,经济预期差已经下降到接近于零,说明股价所隐含的经济增长水平已经基本匹配实际的经济超预期水平,或者说中特评恢复的最快时间已经过去,甚至可能随着后续经济预期的下降而出现波动和调整。
再次,低估值修复作为中特评的核心逻辑,4月份以来基本呈现出PB估值较低、涨幅较高的特征,而中特评的估值与涨跌幅的匹配度上升至历史高位,指向大部分低估值标的已经修复,市场阶段性在广度上得到充分解读。
配置方面,除能源链、“一带一路”和运营商外,建议投资者关注机械、交通和大银行。
中泰证券:防御为主。
展望后市,美联储鹰派周期可能超出市场预期,美债上限将产生阶段性流动性收紧风险,近期海外地缘风险上升,国内高频数据“均值回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
海外方面,流动性方面,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4.9%,核心CPI同比上涨5.5%,显示美国通胀仍有粘性,美联储短期可能仍处于鹰派周期。从地域上看,当前海外地缘风险仍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
国内方面,在一季度需求集中释放后,二季度包括房地产、金融、出口在内的多项高频数据将出现“均值回归”。此外,在高频数据下跌的同时,由于一季度各项数据表现超预期,二季度总量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也将超预期。
二季度国内外风险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可能仍以调整为主。以上基本面风险都在发酵初期。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以防御为主,可关注医药、军工、半导体、央企公用事业等主线。
华西证券:a股风险偏好有望企稳。
展望后市,低通胀、经济复苏乏力、资产荒,市场利率低位运行的概率较大,将支撑权益市场的底部区间。目前企业利润正进入上行周期,因此对今年权益类资产价格仍持积极看法。
4月份低于预期的通胀和金融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内生动能不强,居民信心较弱。由此看来,偏暖的政策环境依然存在,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在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释放后,a股的风险偏好有望企稳。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短暂休整后敢于抄底。行业配置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央企、一带一路等主线。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张同泽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