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多地三甲招聘无人报名 编制不香了吗,到底是咋回事?

多地三甲招聘无人报名 编制不香了吗,到底是咋回事?

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县都出现了公立医院招聘失败空,最后岗位被取消或者招聘人数减少的情况。黑龙江省今年原计划有7家省卫健委所属医院,共招聘143人。但第一批成功招聘的只有75人。此后,省卫健委发布通知称,今日

文本摘要:

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县都出现了公立医院招聘失败空,最后岗位被取消或者招聘人数减少的情况。黑龙江省今年原计划有7家省卫健委所属医院,共招聘143人。但第一批成功招聘的只有75人。此后,省卫健委宣布,今年上半年取消15个公开招聘岗位,共计27人,9个岗位由41个减少到11个。相关岗位涉及5家三甲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招聘涉及部门,人员配备充足,不会出现空缺。今年4月26日,经过16天的公开招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宣布部分职位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未达到开考比例,决定取消30个职位的招聘计划,另有9个职位降低开考比例。
多地三甲招聘无人报名 编制不香了吗究竟是肿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yixuejiezazhi,手机下载医学博士站App)

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县都出现了公立医院招聘失败空,最后岗位被取消或者招聘人数减少的情况。

黑龙江省今年原计划有7家省卫健委所属医院,共招聘143人。但第一批成功招聘的只有75人。此后,省卫健委宣布,今年上半年取消15个公开招聘岗位,共计27人,9个岗位由41个减少到11个。相关岗位涉及5家三甲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表示,部分岗位因报名人数不足招不到人,这是医院无法控制的因素。招聘涉及部门,人员配备充足,不会出现空缺。

截至4月底,江苏省、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浦江县、江西省抚州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地已发布类似公告,称部分医院招聘岗位达不到开考比例,需要减少或取消。很多招聘岗位都来自当地三甲医院,涵盖麻醉、影像、耳鼻喉科、外科、呼吸内科、介入、康复科等科室。

医改专家许玉才告诉《医学界》,即使有了编制,一些医院仍然“招工难”。其中有招聘人事管理制度、医院、应聘者自身等因素。“现在没地方招人是肯定的,以后可能会更难。”

为什么没有人报事业单位定岗?

今年4月26日,经过16天的公开招聘,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宣布部分职位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未达到开考比例,决定取消30个职位的招聘计划,另有9个职位降低开考比例。“医疗领域”在官网、本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搜索发现,从2019年至今,我省每年都会发布招聘取消或减少的公告。

在县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招聘中,流动招聘较为常见。2022年12月,湖南省靖州县乡镇卫生院计划公开招聘中医医师2名,实际报名0人。两年前医院打算招两个临床医生(中医),没人报名。同样的情况在靖州县中医院也经常发生。

经过历年各地的反复公告,同一个职位的成功报考人数不足1: 3,是公开招聘流产的主要原因。按照这个规定,如果计划招3个人,实际上至少需要9个人报名。

“一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制”。对此,2015年国务院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建议,需要达到一定人数。“设置考试比例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人才,保证招聘的公平性,选出最优秀的人选。许玉才说,有时候,一些热门职位只招一个人,就会有四五千人报名。在TA看来,公立医院招不到人,招不到人,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困难,人口流失严重。黑龙江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负责人推测,今年黑龙江很多医院招不到人可能与人才流失有关。TA周围有很多好医院,也有专家搬到南方去了。而且,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现在领导都在拼命招聘引进人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间,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占比分别下降16.87%、12.31%、2.64%,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位。同期,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约1750万,冲击了就业市场。

杨和其他研究表明,那些年轻和成功的人更喜欢在东北以外的地方发展。吉林大学2016届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东北的仅占36.39%,流向沿海的占总数的41.31%。“年轻人不想留下来,所以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许玉才说。

人口外流和经济因素是驱动或互为因果的。在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排名中,黑龙江和吉林的GDP排名全国最后,辽宁排名相对靠前,但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落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限,会加剧劳动力的离开。

医院或岗位的综合吸引力也会影响求职意愿。“每个人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大家更愿意去大城市,三巨头,这是可以理解的。近几年的招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细节。比如新建的校区招人,应聘者会知道它的位置离中心城区有多远,周边配套交通,生活环境,教育资源,业务量。如果发现待遇不好,或者生活不方便,相关岗位被看到的几率低。”许玉才说。

此外,一些公开招聘岗位要求高、设置严、信息不公开,也会吓跑应聘者。许玉才解释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就像“高考志愿填报”。每个机构都提出了明确的“萝卜坑”数量,但报名者无法得知每个职位的报名人数。为了保证就业,有些求职者会主动选择那些“看起来不太火的工作”。因此,干旱和洪水可能是不均衡的,一些工作的申请人很多,而另一些工作的申请人很少。

针对一些特殊岗位或基层事业单位招工难的问题,各地纷纷出台调整政策。今年2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指出可适当降低考试开考比例,同一岗位成功报考人数与拟招聘人数的比例与考试开考比例相同,可通过面试等方式直接确定体检人选。

医学人才失衡的背后

“总体来说,大部分医院都在为未来发展招聘,目前不缺人。暂时招不到,也不影响日常诊疗。”许玉才担心,长此以往,待遇差、前途不确定、流动性差,医院的“招聘口碑”会下降,以后招人会越来越难。

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也在编,失败也在编。通过编制,医生进入公立医疗机构,成为财政供养人员,财政按人头补偿,承担其社保费用。

目前公立医院的用工形式有事业编制、备案制、合同制等多种。河南某医院管理人员对《医学界》表示,编制“肯定地位最高,其次是合同工,第三方劳务派遣地位最低,福利待遇会少很多。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对媒体表示,在这个城市,绑定户口的编制几乎是标配。科室只有一个医生,市属医院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当附加了户籍、子女上学、更好更广的福利等条件被捆绑时,含金量会远远高于其TA就业形式。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陆玲玲在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做了一项调查。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有编制”是选择工作单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编制也会制约人才的流动。一位曾经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心内科医生告诉《医学界》,如果在私企工作不开心,可以申请内部跳槽,如果不行就辞职。但事业编制只有在组织安排和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调动。

许玉才表示,基于上述情况,医院几乎不可能招聘到高职称、能力强的医生。医生要跳槽,一定要提前想办法找好家,由后者发起跳槽。人口流动的趋势是越落后的地方,人事管理越僵化,潜规则越多。这就可能导致人才能进能出的局面。

TA提醒,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优势医疗机构的不断扩张,人才需求的激增,会形成人力虹吸。从长远来看,资源相对贫乏的落后地区的医院,生存发展和招人会更加困难。

与部分医院招工难相反,大量医学生毕业后失业。对2005-2018年我国医学毕业生人才流失情况的分析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共培养普通高等学校医学毕业生636.2万人,医学研究生60.8万人。按47.3%执业医师计算,此类毕业生离职率为20.7%。这篇文章分析,原因之一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大医院和基层之间发展不平衡,医学毕业生倾向于到城市、东部地区和大医院工作。一些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在农村基层从事医疗工作,在发达地区的大医院也找不到工作。”

现在医学毕业生的人才流失问题可能更突出。根据以上,全国高校医学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11.7%,医学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10.7%。可以预见,即将毕业的医学生会比往年多,选择工作的难度也会上升。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2020年就业分析报告调查了就业难问题。本文指出,很多医院的入职资格都是研究生,完全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基层医院非研究生拒招,本来应该在基层医院工作。文章还指出,一些医院过分追求工作经验,招聘条件都是3年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就导致了医学生的就业路径越来越窄,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另一个原因。

今年4月底,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医学界”多方了解到,通知可能解决两个重要问题,包括充实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填补空空缺岗位,进一步保障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核心是想办法解决年招和年留的问题。”许玉才说。

来源:

1.报告:2023求职毕业生对经济和就业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众信。com

2.东北三省人口流失的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中国中国经济与贸易指南. 2022年第3期

3.“逃离”东北–对东北人口外流现象的思考。少数民族研究。1009-5101 (2017) 04-0064-07

4.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政策构建:缘起、经验与展望。中国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10 (1): 8-13。

5.2005-2018年我国医学毕业生人才流失分析。卫生发展观。第73号,2021年1月

(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yixuejiezazhi,手机下载医学博士站App)

资料来源:医学界

编辑:徐丽艳

编辑:赵静

*“医学界”力求发布专业可靠的内容,但不承诺内容的准确性;请各有关方面在采纳或以此为决策依据时分别核对。

很多地方的三甲招聘是不是不香?相关阅读:

公立医院的“铁饭碗”编制成“束缚”就不香了吗?

医院减员,担心的不一定是医务人员。

文|辛颖·热依拉木

编辑|王晓

一份关于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清理“编外人员”的文件已经出台一个多月了。

按照计划,这一“编制”将于2023年6月底结束。几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在5月初告诉《财经》,他们没有关注这份文件。

“大部分护士都没有编外人员,但医院护士短缺。谁会下岗?”哈尔滨市立医院的一名护士并不担心自己会失业。“最近还有小道消息流传,要给护士解决编制。当然,我不相信这个消息。”

3月下旬,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の《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编外人员清理工作》,引起全国关注。其中提到,医院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个体户人员清理规范工作,逐步将个体户人员转变为社会化服务外包。

这次清理编外人员是哈尔滨机构精简计划的一个步骤。早在2018年,哈尔滨改革精简事业编制22.7%。2021年拟精简至少6846个事业编制。

“各地去除编外人员主要是针对政府机关和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对财政拨款占收入比重较小的医院影响相对较小。”中央党校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告诉《财经》。

然而,这种看似与医院关系不大的“瘦身”行动,其实正在逐渐“渗透”到医生的铁饭碗里。

“医院每年能招收多少人?第一,要看有多少人退休了,能编空;第二,政府不定量增加一些编制。”哈尔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感受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工作人员越来越少,入职越来越难。

同一个医院2016年开了新校区,相比80%的人都在编的博士科室,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科室的人都是合同制的,医院没有增加编制。”新院区一位主治医师介绍。

我们到底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编制?一方面,正如汪玉凯所解释的,“政府越来越多地从市场购买公共服务。在这个大环境下,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不可能是扩大编制的趋势,只会减少。”

另一方面,国家卫健委正在和中央一起,主动论证,争取在编制上有所突破。

在机构里更安全?

不仅是哈尔滨,湖北十堰、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楚雄等多地都出台了清理编外人员的规定。汪玉凯分析,“这主要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有关。”

2023年4月,湖北十堰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介绍,重点对包括魏健在内的多项超编人数多、情况复杂的制度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清理规范,湖北十堰编外人员比去年同期减少326人,节约财务费用约1500万元。

公立医院属于二类事业单位,可以获得财政差额拨款。而在一些三级医院,财政拨款只占医院收入的10%不到,所以仅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医院在聘用编外人员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

虽然受财政状况影响不大,但公立医院这两年一直过着“紧日子”。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43.5%的三级公立医院亏损,2021年5456家二级医院中43.87%亏损。

“裁员还是从侧面开始。”新疆一家三甲医院的住院医生介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负担,TA所在的医院已经裁掉了1/3的编外后勤和安保人员。

医院编外人员可分为编外聘用、编外合同和人事代理,可简单理解为:员工定期续签、临时工不定期、人事关系由中介机构代理的员工。

在这3年内,一些医院的编外医护人员也受到影响。2021年初,河南睢县中医院传出“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600多名员工被辞退”的消息。医院方面称,存在人员编制严重超过核定床位设置比例、没有人事代理手续、人员众多等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员工进行录用、分流和调动。

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的陈国成在2018年的文章中提到,一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经济负担很重,收入随时可能入不敷出。相关领导认为降低正式员工工资难度较大,“届时可能需要通过降低编外人员工资来减轻压力”。

这就使得编制越来越稀缺。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卢玲玲在采访了江西省某三甲医院的博士工作人员后发现,90%以上的工作人员表示“编制”是选择工作单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制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管理工具,还有太多的附加内容,比如户口,买车,买房,甚至一些地区的孩子上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静等人估计,农村户籍医生愿意每月减少收入11366.30元,以获得公立医院备案制度。

占一个编制坑,有的城市还附带落户指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尤为珍贵。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师告诉《财经》,科室里只有一个医生没有编制,市级医院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绑定账户的编制几乎是标准的。

编制也会被医院当做奖励。2020年,为表示对防疫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可通过定向招聘方式选拔防疫人员,将252名防疫一线编外人员纳入全员管理,相当于享受“编制”待遇。

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开提到,公立医院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公立医院的编制不能削弱,但保障措施要进一步加强。

编制在哪里不再有吸引力?

“如果我退一步,选择稍微差一点的医院,我可以有编制,甚至到县医院,还有房子和安置费。”上述新疆居民还是更看重自身发展前景,选择一家无编制的省级三级甲等医院。

上述哈尔滨三甲医院新校区的医生也解释说,现在内外待遇和职称晋升标准都是一样的。“虽然编制比较好,但我觉得不是很重要。”

医院建立院内外同工同酬是改变年轻一代医生看法的最重要原因。

这和十几年前的情况大相径庭。“我放弃了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选择了二线城市的一家二线医院,就是为了拿到编制。因为如果没有编制,即使技术再好,我的工资也比别人低。”广东某医院副院长的经历,让TA特别注重缩小内外部员工的待遇差距。

同工同酬也减少了在机构上花钱的需要。上述驻疆医生表示,一听说科室要有新编制,他们会赶紧请领导吃个饭,希望能尽快加入编制。现在Ta所在的科室副主任都没编,TA的学生大部分都没编,大家就不勉强了。

编外人员成为快速扩张发展需要的主力军。江西省上述三甲医院2021年职工6790人,其中编外职工占71%,其中人事代理854人,编外职工3651人,编外合同290人,外籍专家2人。

截至2020年底,哈尔滨市上述三甲医院超编“聘用”人员3274人,也超过编制2405人。

甚至优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走得很快。湖北某社区卫生中心的の博士介绍了《财经》。作为试点单位,我们都取消了编制,大家待遇都是一样的标准。以前财政拨款是按人头数,现在拨款和工资水平是按医生的工作量来定的。如果我们做得好,我们可以赚很多钱。

即使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医院也受到忽视。例如,2023年4月,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称,由于报名人数不足,部分省份部分三级医院减少或取消了人员编制岗位,其中包括距离省会城市较远的省神经精神医院,以及位于城市郊区的省传染病防治医院的部分岗位。

它代表“稳定”的建立。在新一代医生眼里,真理成了“束缚”。上述驻疆医生直言,如果工作太累,或者觉得不合适,无编制更容易离职,有编制离职非常困难。医院为了留住ta,准备高学历人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做到编制内外同工同酬。就像在哈尔滨上述三甲医院的老院区,如果不编制,基本工资可能会减少三分之二,奖金也会受到影响。

上述在苏州工作的新疆住院医师的同学,大部分都在编制单位找到了工作,因为在当地编制待遇还是比较好的。“新疆也在逐步推进。和喀什一样,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是同工同酬,喀什第二人民医院不是。”

内外治的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河南省中医院调查显示,在编人员有六险两金福利,编外人员只有五险一金,没有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

上述调查显示,在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工作人员的工资补贴项目较多,按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包括岗位工资、基本绩效工资、激励绩效工资、薪级工资、财产补贴、购房补贴、养老补贴等项目。编外人员只是基本工资加住院年龄津贴。基本工资以当地最低工资为标准,住院年龄津贴根据在医院的工龄确定。在医院服务每满一年给予60元的住院年龄津贴,最高标准为600元。

编外人员往往很难享受到节日福利、“十三薪”、精神文明奖等福利。

薪酬差距会一直持续到退休。在上述江西三甲医院,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较低,且与编外人员不同,职称晋升不纳入人社部门备案,即不会与退休后待遇挂钩。

“医院之间的差距非常大。”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卫生局原副局长许玉才分析,重视发展,就要用编外人才稳定医院,所以同工同酬改革会很快推进。有一些人争先恐后地去の医院,那里不缺人才,或者根本没人去の基层医院,但推行同工同酬的速度较慢。

“金饭碗”才能有安全感。

无论是减少事业编制,还是清理编外人员,上述年轻的新疆居民和Ta同学都相当淡定。“他们根本不担心裁员,因为技术岗位门槛还是很高的,到处都能找到工作。”

医疗机构编外人员比例最高的是护士,还有一些医疗技术、行政、辅助岗位。许玉才分析,虽然是医院的核心工种,但医院不愿意提供护士,主要是“一线护士大多比较年轻,老年护士很少。留不住人是浪费医院人员编制。”

全世界都缺少护士。虽然是编外人员,但很多受访的护士都没有危机感。连医生都认为不能再有护士了。

“今天我有个病人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让护士先用约束带把病人固定好。护士说,‘好吧,等我做完再说’。直到下午两点多我才完成。我本可以在不到10分钟内完成它,但是它花了两个小时。在医院里,类似的事情太常见了。”上述新疆居民说。

行政岗位风险较大,人员比例较大。在很多医务人员眼里,医院管理人员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特别具有可替代性。

“从长远来看,公立医院的编制还是要逐步淡化,有利于医疗人才的合理流动,包括公立医院之间的流动,以及公立医院向社会的流动。”上海创奇渐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兼执行主席蔡江南告诉《财经》。

自2011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公立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将逐步去编制化后,近年来各级文件很少再提及此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了公立医院稳定的重要性,这个话题甚至被搁置。

但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完成了编制备案制改革,由原来的编制改为备案备案制,人离开了编制,留在了医院,人才可以在公立医院之间顺畅流动。

多位专家表示,公立医院编制阻力很大,未来医院编制改革前景现在也不明朗。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多地三甲招聘无人报名 编制不香了吗,到底是咋回事?》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982.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