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储局: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_中国政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梁聪出席了新闻发布会。王国新图
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为“权威开始”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梁聪在介绍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时提到了“三个更强”。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期的伟大变革时指出:“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看望出席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他深刻指出:“通过艰苦奋斗,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最准确的概括。具体可以用“三个更强”来证明。
一是生产保障能力更强,“两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基础将更加坚实。
二是供应保障能力更强,政府储备粮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波动较大地区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以上;各粮食企业库存处于高位,部分企业商品库存较往年大幅增加。再加上农民手中的储粮,整个社会的储粮层次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
三是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更强。各类企业每年收购粮食约8000亿斤,有效维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政策性粮食投放精准有序,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用粮需求;各地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梁聪介绍,下一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将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保持市场总体稳定,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粮食收购,指导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做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工作,压实各方责任,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确保“颗粒归仓”。二是加强储备吞吐调控,紧盯重要时段和重点区域,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准确把握政策性粮食投放时效和效率,有效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三是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增强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尽早发现并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
责任编辑:王俊图片编辑:张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