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旗下长江电力、三峡能源回应新能源同业竞争疑虑_能见度
从江到海,随着水电开发的放缓,新能源业务成为三峡集团的主战场。长江电力(600900。SH)和三峡能源(600905。SH),两家由三峡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布局上的同业竞争早已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在日前举行的长江电力与三峡能源联合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管回应称,两家公司协同发展,未来大型基地项目将通过两家公司合作的平台公司进行投资。
长江电力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而三峡能源是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也是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开发者。目前,长江电力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含2023年1月收购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新能源业务方面,长江电力的核心业务是金沙江下游水、景一体的可再生能源基地——滇川两岸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首个抽水蓄能电站甘肃张掖抽水蓄能电站已获批开工建设,240万千瓦列入国家“十四五”中长期规划项目,多地储备“抽水与新能源”资源。
除了金沙江下游,长江电力还参与了内蒙古新能源基地的开发。
2022年9月,三峡能源、长江电力、三峡资本、三峡投资共同出资设立内蒙古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4%、33%、16.5%、16.5%。同年12月,合资公司与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内蒙古三峡蒙能能源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合作投资、建设和运营景区基地项目。在当地,由三峡集团牵头建设的鄂尔多斯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总投资800多亿元,总装机1600万千瓦,2022年底开工建设。
长江电力董事、总经理张兴辽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从2002年开始开发新能源,主要定位是锦厦基地(金沙江下游集景、水、储于一体的国家示范基地),与三峡能源形成差异化发展。主要方向有“大水电+”,即金霞基地可与四座巨型水电站形成水、景互补的新能源资源;与抽水蓄能有协同效应的新能源和综合智慧能源方向,形成源、网、负荷、储能一体化。
他表示,两家公司在新能源业务上也有协同效应。比如去年成立的内蒙古陆上合资公司,发展大型基地需要大量资金,下一步海上风电基地的发展也在考虑复制这种模式。“在其他方面的协作,如果长江电力有优势,长江电力会拿着资源和三峡能源谈判,看谁更适合投资,在不违反证监会政策的前提下,实现协同发展。”
两者的协同作用会更多的延伸到消费端。张兴辽表示,华东和华南是水电消耗较大的主要地区,三峡能源在这些地区有海上风电布局,正在研究两者如何互补。“华东大水电有缺口的时候,我们也从西北风电基地互补。去年有一个这方面的案例。向家坝缺电时,从西北向华东协调新能源电。”
三峡能源董事兼总经理张龙补充说,随着电力交易在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双方正在探索电力市场和售电终端之间的互补性。在资金协调方面,三峡能源储备项目资源多,而长江电力资金丰富。不仅是库布其沙漠项目,未来的大型基地项目都将由平台公司投资,这也可以缓解三峡能源的资金压力。
三峡能源在业绩会上介绍,公司目前资源储量超过1.3亿千瓦。2022年新增装机352.52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30万千瓦,陆上风电135.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7.22万千瓦。根据公司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装机容量500万千瓦以上。
责任编辑:孙扶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