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视卷土重来?招募抖音快手小红书创作者,释放什么信号_10%公司
腾讯微视视觉中国资料图
短视频领域又开始了一场“抢人”大战。
5月9日,腾讯(0700.HK)微视宣布,腾讯微视Nova计划开始海外招募。对于历史上从未在腾讯微视发布过视频的Tik Tok、阿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拥有3万以上粉丝的个人创作者来说,新作者入驻后可增加50%的流量。此外,微视创作者若成功推荐符合条件的新作者入驻,可获得相当于新作者的流量币推荐奖励。
新规定将于5月8日至6月30日生效。入驻创作者分为两类:指定类别创作者和高潜力创作者。
指定类别的设计师需要做场外原创验证,创作方向需要符合经典影视综合、健康养生、生活小贴士、亲子育儿、剧情五大类别。高潜创作者对创作方向没有要求,但要求内容选择“接地气”,时长最好控制在1分钟以内。相对于指定类别的创作者,这类创作者的激励要求较低,但奖金分成和流量加权的激励较少。
此次招聘是否意味着腾讯将从Tik Tok、Aauto Quicker、小红书招聘创作者?一位腾讯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招聘是一次常规操作,并非新动作。目前招聘仍在进行中,但没有透露更多相关细节。
微视作为腾讯短视频的产物,早已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微视发布于2013年9月。微视作为一款独立App,定位是基于开放关系链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不限时间后)。用户可以通过QQ号、腾讯微博、腾讯邮箱账号登录,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
2017年3月13日,因为用户数从未破万,微视宣布:“亲爱的微视用户,感谢您的长期坚持。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微视将于4月10日停止申请。请登录微视的PC官网,在个人页面下载视频。”
2018年4月,在Tik Tok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腾讯重启微视,并公布了首次重大更新。同时,腾讯旗下的很多产品也向微视开放了流量入口,但重启后微视的业绩并没有明显改善。2021年,腾讯整合了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均属于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的在线视频BU。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底的年会上,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曾提到,腾讯微视通过收缩与腾讯视频合并,已经连续4个月盈利。
除了微视,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还包括视频号。2023微信公开课PRO数据显示,去年带货视频直播号销售额增长800%,累计收入作者数较2021年增长2.64倍。
视频号已经成为微信业务中当之无愧的“C位”。腾讯财报显示,2022年微信总使用时间将继续增长。小程序和视频号的使用时长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3倍,超过了朋友圈的使用时长。2022年,小程序交易额达到万亿元。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视频号的使用时间是朋友圈的1.2倍。“去年第四季度,视频号的季度营收超过10亿,增长非常强劲。”
腾讯CEO马在内部员工大会上的发言中也提到,微信事业群(WXG)最抢眼的业务是视频号,这基本上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
据浙商证券预测,到2024年,视频号有望为腾讯带来约240亿元的增量广告收入,约180亿元的增量税前利润,约150亿元的增量净利润。
今年以来,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动作频频,甚至不惜在创新领域与Tik Tok“和解”。4月7日,腾讯视频与Tik Tok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和短视频衍生创作展开合作。腾讯视频将授权Tik Tok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此外,腾讯视频和Tik Tok还明确了短视频衍生品创作的方式和规则,共同推动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
谈及视频号目前的发展规模,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本报表示,视频号的月活用户数与Tik Tok相当,双方规模接近。另外,依托国民APP微信,视频号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流量,剑指Tik Tok只是时间问题。
但在他看来,腾讯对视频号的定位并不是取代Tik Tok,而是一种战略防御,争夺短视频市场份额,对Tik Tok形成制衡,拓宽腾讯自身的营收渠道。“可以肯定的是,视频号将是腾讯长期的重点投资方向,未来的成长性值得期待空。”
“人才是短视频竞争的关键。未来,头部短视频自媒体的竞争会很激烈,因为这关系到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未来其他自媒体平台势必会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潘鹤林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蒋立冬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