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工人日报社评:让职业健康理念融入每个企业和职工的血脉_舆论场

工人日报社评:让职业健康理念融入每个企业和职工的血脉_舆论场

无论是雇主还是工人自己都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用人单位应当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健康、安全、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广大劳动者要树立“事业重于职业健康”的观念,不能抱着“先赚钱后治病”、“反正不会得职业病”的侥幸心理,而要增强职业健康意识,主动保护自己。

安徽同福石材城小微企业工人说:“以前整天上班,现在下班了,洗个手就能出门了”;重庆积极推行职业健康管家服务,职能部门当好企业的“参谋”,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上海启动移动体检车项目,让体检车跟着“小哥哥”走;冶金和采矿行业关注工人的心理健康,让矿工找到合适的放松方式…近日,工人日报推出“职业卫生新实践”系列报道,聚焦多地多个行业企业的典型经验,探索职业卫生发展的新形式、新路径。

从系列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可喜的变化,即很多企业、员工和相关部门的职业健康观念较多年前有了明显增强。这可以说是对我国多年来职业健康防护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职业健康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的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有害因素造成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促进和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职业健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事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实施职业健康保障行动,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防控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对于维护全体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职业健康需要新的实践和新观念。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职业健康发展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包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实施健康管家服务试点,组建以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医疗机构为主体的职业健康服务团队,配合疾控、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教育服务;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改变企业孤军奋战的局面;运用新技术,建立职业健康危害监测网络系统,全面推进职业健康数字化管理;注重新就业形式下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保护,工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努力不仅显著增强了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也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了职业健康理念,提高了企业和公众的职业健康素养。数字显示,2022年,全国职业病新报告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但也要看到,患职业病的人群和行业不再仅仅集中在工业人群和行业,而是正在向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蔓延。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32种,分为十大类,涉及多个行业。现在的腰颈椎疾病,鼠标手,内分泌疾病,疲劳综合症等。困扰着很多办公室白领的职业病,虽然没有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但是很常见。

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自身,都要树立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功基石的意识。用人单位应当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健康、安全、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广大劳动者要树立“事业重于职业健康”的观念,不要抱着“先赚钱后治病”、“反正不会得职业病”的侥幸心理,要增强职业健康意识,主动保护自己;卫生部门、行业协会和工会应当充分发挥引导、监督、保障和服务作用,夯实我国职业健康基础,引导和帮助公众逐步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和素质。

行百里者半九十,职业健康永远在路上。将职业健康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企业和员工的血液中,需要全社会、管理部门、医务工作者、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张同泽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工人日报社评:让职业健康理念融入每个企业和职工的血脉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3201.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