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何跌到7门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至11月1日上午9时30分,人民币兑美元继续下跌至7.3240,较31日收盘下跌225点,跌幅0.3%。上午10: 30,人民币汇率从7.2928跃升至7.3073,下午5:30,人民币最低跌至7.3095,较前一日收盘下跌466点,跌幅0.64%。决定公布后,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25日晚间,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2928,较公布前低点上涨145点,涨幅0.2%。但27日人民币汇率升至7.1624后,开始出现变化,当日收盘下跌至7.2244,收盘下跌534点,跌幅0.74%。人民币为何跌到7门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执行摘要:
1.人民币兑美元仅用了五天零三个交易日就跌回7.3以下;
2.稳定汇率的第一板斧,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9逼近7时,央行于9月5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3.第二板斧是央行决定从9月28日起,将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4.第三把斧子是央行10月25日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上调25%;
5.美元利率距离本轮加息的顶部已经不远,汇率贬值的黑暗时刻很快就会过去。
10月31日晚23: 50,人民币再次上演惊人一跳,对美元汇率重新跌破1: 7.3,收于1:7.3015,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18点,跌幅0.86%。至11月1日上午9时30分,人民币兑美元继续下跌至7.3240,较31日收盘下跌225点,跌幅0.3%。
人民币兑美元仅用了五天零三个交易日就回落到7.3以下。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首次跌破7.3,发生在10月25日。上午10: 30,人民币汇率从7.2928跃升至7.3073,下午5:30,人民币最低跌至7.3095,较前一日收盘下跌466点,跌幅0.64%。
同日(10月25日)下午,央行通过稳定汇率砍下第三板斧,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上调25%。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消息称,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外汇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谈到汇率时,强调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0月25日下午,下班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PBC的决定: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上调至1.25,一次性上调25%,这意味着我行境外融资额度已由1这是继2021年1月7日央行和外汇局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后,时隔21个月再次调整参数。
决定公布后,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25日晚间,人民币兑美元升至7.2928,较公布前低点上涨145点,涨幅0.2%。26日涨至7.1710,涨1218点,涨1.7%。
但27日人民币汇率升至7.1624后,开始出现变化,当日收盘下跌至7.2244,收盘下跌534点,跌幅0.74%。至10月31日收盘,央行稳汇率第三板斧带来的涨幅在短短三个交易日内被吞噬,汇率回落至7.3下方,创下2008年1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新低。
1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我在4月21日的《经济周期与汇率周期》中写过:这个人民币贬值周期什么时候会反转?文中非常准确的告诉读者,本轮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下行的低点估计在1: 7.36左右,只有353点,0.48%。
从9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打破了7-8月份的缓慢下跌趋势,进入陡降阶段以来,央行三次出手稳定汇率。
第一板斧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9逼近7的时候。9月5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以增强金融机构运用外汇资金的能力。
这把斧子将允许银行增加约180亿美元的外币流量,但它只相当于两周的资本流出规模,因此市场反应并不大。
9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6.9340,跌幅0.49%。9月15日,人民币汇率跌至6.9936,跌幅0.57%。可见,央行降低外汇储备率并没有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最多可能是减缓了汇率下跌。
第二板斧是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央行决定从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这一板斧的原因是9月15日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了7和7.1的心理关口。9月16日突破1:7整数关口,9月23日突破1:7.1整数关口。9月26日,汇价继续跌破1: 7.1521,1: 7.2整数关口岌岌可危。
消息发布后,29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短期明显反弹,人民币瞬间升值0.35%。但随后开始大幅下跌,央行的第二板斧并未奏效。上午,美元已经完全收复失地。这意味着国内外市场的主体都有强烈的买入更多美元、卖出人民币的意愿,而且这种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
截至29日下午16: 30,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报7.1521,对离岸人民币报7.1531,较前一交易日分别下跌0.35%和0.51%。较8月底收盘价分别下跌3.68%和3.49%。
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调控外汇市场的工具之一。从理论上讲,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高到20%,意味着银行每月要按照上月远期售汇合同金额的20%向央行缴纳准备金。这个准备金放在央行给商业银行造成的利差损上,最后银行会加到购汇手续费里。具体来说,意味着未来购汇成本将增加差不多700点。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远期购汇合同,削弱外汇使用者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动力。
而是因为利差是决定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9月22日凌晨,美联储宣布今年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决定加息75BP。至此,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上调至3.00-3.25%。中美利差倒挂持续扩大至历史罕见水平。远期售汇业务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成本远小于中美利差扩大带来的收益,所以第二板斧不够用。
第三板斧是央行10月25日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上调25%。
10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8年1月以来首次跌破7.3,创下14年来的最低点。为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上调至1.25。
理论上,此举是从外汇供给端增加外汇供给,缓解资本外流带来的外汇供求压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30日发布的2022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含本外币)余额为26360亿美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上调至1.25,意味着外债空可扩大至32950亿美元,外债空可增加至6500亿美元。所以这一斧祭出初期效果明显,汇率大幅反弹。
但此举的实际效果实际上受到四个因素的抑制,很难真正改善外币供给端。
第一,目前欧元和美元都在实施加息缩表的货币政策,海外债务的增加受制于海外投资需求的收缩;
第二,今年以来,美元、欧元、英镑的利率经过几轮大幅加息后,大幅提高了外债的利息成本。现在外债和人民币债券成本已经倒挂,汇率叠加利息,大大增加了发债主体的偿债成本,影响了发行外债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第三,房地产企业外债去年开始暴露风险。世界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海外债务的评级普遍一降再降,部分企业甚至被踢出评级范围,为增加海外债务以增加外汇供给增添了阻力;
第四,美国时间本周11月1日,美联储将宣布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的决定。中美之间的倒挂利差将继续扩大,资本外流的动力将继续增强。
在美元激进的加息策略下,美债收益率飙升,导致美元与人民币利差急剧扩大,自然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10月底,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超过4.1%,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目前中国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只有1.8%左右,利差2.3个百分点。这是资本从人民币流向美元的最原始动力。
所以,这把斧头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稳定汇率的效果也很难持久。
我们不需要太担心。毕竟目前的美元利率距离本轮加息的顶部已经不远,汇率贬值的黑暗时刻很快就会过去。
虽然PBOC稳定汇率的工具有很多,但也有逆周期因素,继续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继续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最后人民币加息。但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一个非常确定的预期是,美元利率的上行趋势尚未结束。明天加息0.75%后,仍有0.5-0.75% 空的加息空间,即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上升,中美利差继续拉大。可以预见,在美债收益率见顶之前,或者在人民币国债和美债收益率缩水之前,或者在人民币加息之前,人民币贬值压力都很难消失。
当然,我们也不用太担心。毕竟,当前美元利率距离本轮加息的顶部已经不远,人民币汇率相对接近本轮人民币下跌周期的底部。虽然这一轮美元加息出乎我年初的意料,但也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人民币降息的力度也出乎我年初的意料。所以不排除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贬值到7.4到7.5区间的可能,但是从7.32到7.5,也就2.4% 空,汇率贬值的黑暗时刻很快就会过去。
与此同时,央行和外汇局多次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要素和条件充分,有效需求复苏势头日益明显,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仍具备一定的坚实基础。中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对外投资净资产也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币走强的长期趋势应该不会改变。
[作者:许·]
人民币为什么会跌到7前面?相关阅读:
人民币破“7”后一年损失7万多的留学生家长很心疼。
来源: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王艳萍
8月5日早盘,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突破7元大关,创下2008年3月以来的新低,其中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至7.0499。最近三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1400点,今年累计跌幅超过2.1%。
一年输了七万多
留学生家长很心疼。
人民币持续快速贬值最让准备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家长担心。“去年美元跌破6.3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没有换。涨到6.5就变成5000美元了。没想到后来又调回来了。按照5万美元计算,今年已经亏了2.7万元。”杭州市民张凡说。她的孩子8月底要去美国留学,她从两年前就开始考虑换美元。
市民林先生更是恼火。去年美元跌破6.3,他准备借此机会换美元。但是因为手头事情多,兑换美元的事情就耽搁了。当美元继续上涨时,他等待时机。今年上半年美元跌破6.7的时候,他想等到跌到6.5附近,结果又错过了最佳时机。“按照去年上半年的汇率,10万美元的额度相当于花了7万多元,相当于半年的收入。”
林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外合作大学读书。按照计划,他们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国留学一年,研究生可能会选择去美国留学。“签证已经办了,机票也订好了。说实话,出国留学一年,虽然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有一定压力,还是能承受的,但是因为没有及时换汇,多花了几万,还是挺心疼的。如果去国外读研,家庭压力会很大。”
之所以选择在中外合作大学就读,林老师说,也是因为在看中的大学期间有机会出国留学。“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孩子也需要有国际视野,孩子很喜欢这个学校。”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66.21万人。其中,公派3.02万人,公派3.56万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59.63万人,占总数的90%以上。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2018年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也显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2017/2018学年,在美国大学注册的中国学生有36.33万人,占所有国际学生的33.2%,同比增长3.6%。
央行负责人解释“破7”
就像水库水位有涨有落。
今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周飙升1000点。当时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徐敏说,按照近几年的规律,每年年初,人民币都是比较强势的。按照这个“惯例”,对于需要出国留学、赴美旅游、购物的人来说,年初的两三个月是换汇的好时机。果然,从4月下旬开始,人民币对美元进入贬值通道。
针对人民币汇率“破7”,央行相关负责人昨日回答了《财经日报》记者的提问。该负责人表示,人民币破7主要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和对华加征关税预期影响,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强势。“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一个时代,过去的永远回不来;它不是大坝,一旦被洪水冲垮,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是水库的水位。雨季时更高,旱季时又会下降。有起伏是正常的。”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约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0%,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
此外,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出口是一大利好。目前,中国出口贸易在国内外压力下保持增长并不容易。面对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需求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冲风险,保持出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