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住满民宿爆火!旅游市场重回上行通道,行业坚定全面复苏信心_地产界
5月6日,本报(www.thepaper.cn)获悉,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家酒店集团旗下的酒店和民宿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飙升的数据激励了整个行业。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五一假期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等指标的意外复苏,坚定了业界对行业全面振兴的信心。
许多地方的酒店平均预订率超过90%
酒店方面,论文从朱华集团了解到,五一期间,全国酒店平均预订率达到90%,其中城际酒店、橙晶、休闲酒店平均预订率超过80%。以全季、桔子为代表的中档品牌和经济型品牌汉庭平均预订率在90%以上,汉庭3.0预订率接近95%。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朱华集团管理的门店超过8000家,超过81%的门店在五一假期期间爆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一”朱华集团旗下酒店在三四线城市也表现亮眼,前20名城市中90%为三四线城市,包括锦州、莆田、宝鸡、平凉、乐山、新乡、邯郸、齐齐哈尔等城市,酒店预订率超过100%(含小时率)。
5月6日,本报还从万豪国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万豪国际前两天(4月29日-4月30日)在中国市场的酒店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武汉、成都、佛山、海南等休闲目的地酒店平均入住率高达90%;澳门酒店近爆满,整个假期平均入住率超过90%;在节前两天,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Xi和苏州等重点城市的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80%左右。
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7倍。
B&B迎来今年最热的五一。
截至5月3日,途家B&B 2023年5月1日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7倍,过夜均价达到520元。
据途家B&B的报告显示,作为近年来最热的五一,旅客在这个假期出游欲望强烈,跨省、长线游占比明显上升。在途家平台上,70%以上的订单都是跨省民宿预订的。
小猪B&B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平台“五一”期间农村居民住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7倍,平均单价约500元。其中,中长途出行需求持续释放,省际长途出行订单占比89%,平均3.14天一夜。
从预订量的增长来看,途家B&B的数据显示,小众和新晋热门城市增长最快。其中,淄博B&B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40倍,排名第一。德宏、甘南、伊犁、自贡、阿坝、汕尾、普洱等少数民族目的地预订量均比2019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此外,在途家平台上,淄博、平潭、威海、湖州等多个热门目的地几乎爆满。
从停留时长来看,第一梯队是三亚、西双版纳、Xi安,平均停留2.5天。乘客更愿意在这些目的地度过整个假期。长沙、重庆位列第二梯队,平均停留时间超过2.3天;成都、青岛、秦皇岛紧随其后,平均停留时间为2.2天。
价格方面,今年“五一”期间,途家平台上最便宜的民宿来自淄博,只卖1元。据楼主介绍,推出1元房是为了给游客提供免费住宿,线上平台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人。途家平台每晚最高价来自北京怀柔区。一套20多个房间的精品民宿,最多可住50人,每晚价格超过2万元。最早的“五一”订单出现在去年11月底。某旅客在杭州预订了一套6房独栋别墅,住一晚,预订价格为3880元。
“它标志着旅游业正式从复苏转向振兴”
可见,“五一”期间数据的飙升,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激励。
万豪国际大中华区总裁毛说:“我们对中国旅游业的稳步复苏感到非常高兴。随着国际航班的持续恢复,我们对中国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趋势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综合来看,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韩鹏表示:从积极的一面来看,2023年的五一明确了旅游市场重回增长的上行通道——今年的春节和清明没能做到。
韩鹏表示,从国内旅游行程恢复情况来看,今年“五一”超过2019年19个百分点;在此之前的三年里,19个假期中只有2021年的五一,超过了疫情前的恢复水平,达到了103%。因此,今年的“五一”塑造了疫情以来前所未有的小高峰,可能预示着中国旅游业正式从复苏转向振兴。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也认为,“五一”假日旅游市场表现抢眼,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的超预期复苏,坚定了业内对行业全面复苏的信心。通过“五一”假期市场的强劲表现,业内人士对接下来的暑期旅游旺季增添了乐观预期。
另一方面,在程看来,假日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餐饮、零售、交通、客运等服务业的消费,旅游业成为国内服务消费强劲复苏的重要引擎。
韩鹏还表示,今年“五一”旅游的火爆,迅速带动了很多消费业态的腾飞,比如零售餐饮、服装、金银珠宝、烟酒等整体来看,服务消费的火爆程度大于商品消费,这也符合“五一”假期成交强度较高的场景。
不过,华美酒店顾问公司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指出,在供不应求和三年疫情的影响下,部分酒店和民宿出现了价格虚高、诚信缺失、服务不尽人意的现象,需要行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改善,为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国联证券5月6日发布的研报指出,“五一”假期出游数据再创新高,符合疫情后恢复出游的预期。从市场和免税细分行业来看,客流恢复好于收入恢复,消费能力弱于疫情前。在“五一”旺季的带动下,Q2比Q1更有可能恢复。展望2023年全年,围绕线下消费复苏,继续看好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胡梦埼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