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四家国有大行股价今年已涨超20%,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_金改实验室
五一“小长假”后的两个交易日,a股银行板块继续走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收盘,中信银行年初至今涨幅37.95%,位列a股银行第一。六大国有银行中,有四家国有银行年初至今涨幅超过20%。具体来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年初至今的增速分别为29.11%、27.22%、24.40%、23.81%、18.65%、14.98%。
综合市场人士和机构研究报告,今年国有大行股票大涨的原因可能是:受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影响,低估值、高分红、高分红。
国有股强势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字头银行股的走强,可能与政策层面对“中国特殊估值”的重视有关。
2022年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公开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机构研报认为,在政策进一步落实的过程中,央企和国企的价值会有所提升。近年来,银行板块估值持续下降,国有银行估值明显低于整体估值。
从市净率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a股42家银行平均市净率为0.62。除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外,其他银行均处于“断网”状态。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市净率分别为0.57、0.514、0.554、0.756、0.596和0.551。
国有银行稳定高分红,高分红。财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国有银行近五年分红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满足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需求。近年来,国有银行的股息率也在逐年提高,平均股息率从2019年的4.85%提高到2022年的5.83%。
公募基金一季度大幅减仓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
资金对股票的配置也会影响银行股的走势。随着2023年公募基金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偏股型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也浮出水面。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各家银行持仓市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国有银行和农商行表现相对较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农商行持仓市值占比分别为1.05%、0.65%、0.19%、0.08%,较年初分别下降0.57、0.37、0.05、0.04个基点。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从个股来看,减仓幅度最大的两家银行是宁波银行(-0.36个基点)和招商银行(-0.23个基点),减仓幅度较大,合计贡献60%;但长沙银行、上海农商行、建设银行、瑞丰银行、浙商银行持仓市值逆势增长,其中长沙银行持仓市值增长0.03个基点至0.04%,位列银行板块第一。
郭盛证券研究报告也分析了一季度北上资金和保险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情况。从险资角度来看,险资增持上市银行的变化相对较小,仅有部分银行有增持或减持,其中长沙银行、无锡银行、瑞丰银行有增持。北上资金方面,今年一季度北上资金分别买入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38.1亿和28.9亿,远高于其他银行,但涨幅主要在前两个月。除了这两家,北向基金净买入第3-7名均为国有大行,工行、农行、交行、邮储、中行净买入分别为8.44亿、7.88亿、4.7亿、3亿、2.75亿,而中信银行、建行净买入分别约为1.1亿、0.44亿,排名第10。
后续银行股如何投资?
对于银行股的后续投资,各机构根据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以及当前经济形势做出投资建议。
财通证券认为,银行股的核心逻辑是宏观经济向好。目前,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仍在趋势之中。随着后续经济复苏确定性的逐步确认,银行板块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从个股成长性和业绩确定性来看,建议关注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江苏银行、邮储银行。从低估值、高分红、性价比来看,建议关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光大证券认为,投资标的可关注三条主线: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经营基本面高的零售股银行,中期反弹配置机会;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稳健经营,受益于“中特估”;区域经济景气度高、经营稳健的优质中小银行。
郭盛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少量资金关注低估值、高分红和“特殊估值”概念的股票,由于其交易活跃度较低(平均单只银行日均成交额仅为6.3亿元),少量资金净流入即可支撑股价上涨。展望未来,银行业市场的重要催化剂仍然是经济改善。大量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口数据超预期的韧性,五一假期出游的强劲反弹,都是积极的信号。未来可以继续观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PMI、CPI等指标。
责任编辑:孙扶图片编辑:胡梦埼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