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多国央行大举购金为哪般?专家分析_金改实验室
北京时间今天(5月5日)下午,世界黄金协会发布了最新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为1174吨,多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需求大幅增加。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228吨,其中新加坡、中国和土耳其的黄金储备增加最多。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一季度(今年)全球央行黄金需求储备均有所增加,且增幅为我们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季度最高。
截至2023年3月底,全球黄金储备总量为35815.83吨。其中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位列全球前六。
减少美元依赖等原因成为增持黄金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许多央行一直在增加黄金储备,黄金购买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多国央行大量购买黄金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世界黄金协会分析认为,在银行业动荡、地缘政治持续紧张、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作用不断凸显。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黄金传统的抗风险能力和抗通胀能力,以及黄金的高流动性,促成了央行对黄金的重新认识和重新重视。
在过去的一年里,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导致全球通胀达到40多年来的新高,推动各国央行增持黄金达到新的高潮。分析人士认为,除了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的考虑,一些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应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南华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朱斌:在美国这几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情况下,美元购买力下降,人们担心在美国持有的债券失去购买力。为了制裁俄罗斯,美国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这对所有非美国盟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其他央行购买黄金资产,实际上是对美元作为安全资产信心的丧失。
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许多央行增持了黄金,而不是美元。
事实上,很多央行都经历了从抛售到持续买入的转折。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国改变了对黄金储备的态度?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世界黄金储备呈下降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态度开始转变,从“黄金净卖家”转变为“黄金净买家”。随后的十年,随着各国央行不断买入黄金,世界黄金储备不断攀升。到2022年,央行黄金购买量将同比增长152.31%,达到1135.69吨,占全球黄金总需求的23.96%。
南华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朱斌:现在发现美元资产并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可能会被冻结,所以他们在寻找一种安全的资产。正好黄金是一种不受政府控制的资产,相对来说,有安全资产的可能性。所以现在很多央行取代黄金成为美元的安全资产,大量买入黄金。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关注美元的涨跌,也不会关注美元利率的下跌或上涨。他们关心的是安全性,而不是经济性。
世界黄金协会预测,央行的黄金购买将继续保持强劲。即使2022年黄金购买量可能低于历史高位,但仍可能成为支撑2023年黄金需求的基石。
责任编辑:柴敏懿图片编辑:朱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