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马上评|“敦煌女儿”樊锦诗,何以又一次让人感动?

马上评|“敦煌女儿”樊锦诗,何以又一次让人感动?

看到“范金石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支持北大敦煌学研究”的新闻标题,我心里一阵温暖和敬佩,然后很惊讶:这个单纯的“敦煌女儿”怎么会有如此巨款?

范金石先生。

哦,原来她捐了2019年和2020年的两笔奖金,还有她多年的积蓄。这不是她第一次捐款了。工作中,她每年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1万元,坚持了近30年。2014年退休时,他又一次性捐出了45万元公积金。

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好奇心慢慢转化为温暖和敬佩的过程,温暖和敬佩越积越多。一个物质条件好的人,未必能做出如此大跨度、高金额、彻底的捐赠,更何况是在贫困和孤独中度过了大半辈子的范进士。我有伟大的爱,除非我有一颗宽广的心。我做不到。

“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这笔奖金要‘明智地拿’和‘明智地用’,奖金必须用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这是樊锦诗的肺腑之言,但在我们看来,也是真情自嘲。她在沙漠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宣传和管理奉献了一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拿得起那些荣誉和奖励,也配得上各种奖项和奖金。

她80多岁了。她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名利,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安逸舒适。但她没有。而是选择全部捐出,让奖金流向更需要的地方,被更多的使用。这是一种超脱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观。

而如果你对樊锦诗的事迹稍微熟悉一点,知道她之前做过什么,你就不会对她“捐一千万”的举动感到惊讶,只会再次称赞她:没错,就是“樊锦诗”。

那些事迹包括她职业生涯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些“名景”,比如顶着北大毕业生的光环去条件艰苦的敦煌莫高窟工作;能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丈夫分居19年,在敦煌工作40多年;带领团队开建“数字敦煌”,历经30多年的探索,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山洞,走向世界;在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期间,从员工住宿到食堂饭菜口味,她都要操心…

也包括她对母校的热爱,对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的重视。最著名的一个案例是,2020年,湖南留守女童钟以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热议。樊锦诗给她口述自传《我的心在敦煌:樊锦诗自述》,鼓励她“不忘自己的主动头脑,坚持自己的理想”。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第一次了解樊锦诗是从这件事开始的,然后才了解到她的故事。这是一个外人接近樊锦诗的机会,也像一条纽带,开启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与广阔社会更深层次的联系和共鸣。

一方面,樊锦诗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是北大学生,更多在人生道路面前迷茫徘徊的年轻人,倾听着理想的召唤,获得了勇敢前行的力量;不仅让文保行业更接近于一个“名校”,让文保从业者的生存状态更加可见,更加自我认同,也让更多的圈外人更加关注中国的文保事业,团结起来推动中国文保工作的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樊锦诗敬业精神的肯定和褒奖。从《我的心在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到今年3月8日沪剧电影《敦煌的女儿》上映,讲好樊锦诗的故事,弘扬“莫高窟”精神,就像春风一样,在价值观多元、个人选择丰富的当下,滋润着亿万人的心灵,激励着更多的人抛开喧嚣与浮华,去探索自己。

2018年12月19日,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樊锦诗在北京大学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963年,范进士大学毕业后,到莫高窟工作。现在已经60年了。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工作条件,乃至文化保护的发展,都与樊锦诗刚参加工作时相差甚远。

但毫无疑问,在新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范进士,我们需要千千成千上万的“范进士”。有理想信念,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辈子做一件事”,是完善自己人格的毕生追求,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永远保持向上、向前的必备品格。

责任编辑:甘琼芳图片编辑:施佳慧校对:张亮亮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马上评|“敦煌女儿”樊锦诗,何以又一次让人感动?》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1576.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