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中青报刊文: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_舆论场

中青报刊文: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_舆论场

网络暴力是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攻击的一种狂热的盲从行为。与传统暴力造成的身体伤害相比,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网络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中伤等形式对受害者产生负面心理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有关,但问题的根源在于每一个“直言不讳”的个体。其中,很多滥用者尚未树立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尤其是那些尚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

网络暴力团体不时以未成年人的身份出现,原因如下。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上网越来越早,上网率更高。去年底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报告(2022)》调查数据显示,近半年未成年人上网率达到99.9%,明显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高的上网率反映了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职能部门防范青少年网络暴力风险的难度。

还有一个原因是真正的网络实名登记制度没有落实。哲学家韩秉哲在《在人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中写道,网络暴力是匿名的,这就是它的力量。名字和尊重是并行不悖的,因为名字是识别的基础,识别总是会给名字起名字。虽然注册社交媒体账号需要输入手机号,并且账号会实时显示IP属地信息,但网民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匿名的。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络暴力受害者的维权程序更加复杂,寻找肇事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对信息进行选择、评价、批判和创造的能力。现在我们处于一个媒体社会,很多互联网平台遵循“流量为王”的信息传播逻辑,也诱导青少年接触或发布这些“流量专用”的网络暴力语言,从而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间表现出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偏差空。

因此,社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层面,以父母为代表的“初级群体”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使用网络,引导孩子建立共情意识,从而对网络中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给予更多的宽容。另一方面,要加强家庭、行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比如相关行业要提供“家长管理”的工具,比如信息过滤、防网瘾系统等。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支持在各个阶段逐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英国传播学者利文斯通(Livingstone)认为,儿童在接触互联网之前,必须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就像学习读写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必要条件一样。作为持续学习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涉及青少年如何安全地筛选、获取和发布互联网信息,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

对此,各地中小学应行动起来,开设相关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规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简单地向孩子灌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之外,我们不妨通过情景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暴力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从而更能感同身受,约束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将有助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颁布打击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是确保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基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网络空。其中,引导青少年培养在网络空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在社交媒体上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是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沈轲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青报刊文: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_舆论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8203.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