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靴子落地,财政政策有望接续发力_金改实验室
近期多项政策利率指标陆续下调,释放出宏观政策将在年中加大逆周期调节的明确信号。随着“降息”靴子落地,市场对财政增量政策的关注和期待有所增加。日前,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也表明财税政策在新一轮经济稳定政策中不会缺席。
在专家看来,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增量措施有望加快研究出台,建议从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用好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转移支付、发放消费券等方面扩大有效需求;同时,应采取有序发展债券置换、优化债务期限结构等措施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帮助扩大有效投资
为了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专家建议加快发行专项债券,并适时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数量。
财政部数据显示,1-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657亿元,同比下降15.0%;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343亿元,同比下降12.7%。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近期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与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与专项债券发行需要进一步加快有关,导致1-5月狭义基建投资增速较1-4月有所回落。“目前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缓慢,适当加快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速度。”他说。
在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随着今年财政部向各省市下达剩余地方债额度,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有望小幅加速,并在三季度基本完成。后续政策将重点支持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发挥稳增长作用。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两批金融工具共投放资金7400亿元,有效补充了基础设施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的资本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逆周期特征。上半年经济复苏较快,实力减弱,下半年有望重启扩张。
此外,罗志恒建议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刺激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扩大总需求。
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
日前,财政部等三部门发文明确,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购买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财政部副部长徐洪才6月2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减免力度逐年递减。预计2024年至2027年实施延期政策,车辆购置税减免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专家认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下一步,为促进居民消费,财政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中央财政可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地方财政发放更大的消费补贴,如购物券、购车补贴、购房补贴等。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建议,可以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对汽车、家装、文化旅游、餐饮等重点消费领域进行补贴,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在消费券问题上,罗志恒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按地区、按比例发放消费券,既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振了居民消费。
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专家认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今后一段时期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建议,有序开展债券置换,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减轻利息负担,重点关注债务风险高、还本付息压力大的相关地方和相关主体。“预计今年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公共债务违约风险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他说。
罗志恒认为,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短期内可以采取以时间换取空的方式,拉长债务周期,降低债务成本。对一些风险明显加大的地区,建议适度增加转移支付,有序实现债务付息和本金滚动。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一些地方债务风险高,偿债压力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看,我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为应对风险挑战留有足够空间。
(原题为《“降息”靴子的财政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责任编辑:郑景昕图片编辑: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