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迷药网络销售链调查:用暗语沟通逃避监管,私密发货隐蔽交易_直击现场

迷药网络销售链调查:用暗语沟通逃避监管,私密发货隐蔽交易_直击现场

“这款产品也被称为调皮水、听话失忆水、神仙水。它的学名是γ-羟基丁酸(GHB),有迷幻壮阳作用,事后健忘。听话水的效果是无色无味的。带到酒吧、KTV偷偷往饮料里滴几滴,很快就会让对方失去知觉。”

天津河东区的王先生最近在浏览网页时多次看到这种“神仙水”广告。在广告中将其描述为一种特效药物,只需一滴就能使对方陷入昏迷,任由施药者摆布,事后受害者对此并不知情,这段时期的记忆全部丧失。

据了解,“神仙水”又称听话水、掺假水、淘气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固体状态下为白色粉末,属于第三代毒品,是我国管制的一类、二类精神药品。

《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近年来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神仙水”的生产和销售也越来越隐蔽,但这种摇头丸的销售在网络平台上依然存在,只是名称略有不同。不法商家声称此类物品有壮阳作用,且无色无味。从商家的成交记录来看,买家相当多。除了使用摇头丸对受害者进行猥亵和性侵犯,这些买家还可能拍摄视频和图片进行出售。

网上卖的摇头丸种类很多。

私下交货和秘密交易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用“神仙水”、“致幻剂”、“听话水”等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并未显示,但当改变关键词,如“回春液”时,瞬间跳出了大量商品。产品介绍图中出现“偷偷使用,不易发现”“偷偷使用,易融化,无色无味”等字样。

在一个介绍“失和水”(即强奸水)危害的视频中,原本是一个正常的科普视频,但视频的封面是一个网站。记者打开网站看到,页面显示“听听粉丝商城,信誉商家,长按以下数字复制添加客服社交账号,全程安全保密发货”。

记者添加客服社交账号后,对方先发来一份文件,里面有各种型号的油菜水和听话水。首页的发货说明显示“发货时会将原包装(包括包装盒、标签、说明书)全部去掉,然后用普通香水盒发货。盒子上会有香水,快递标签是香水。如果你不知道商品的使用方法,请直接联系我或者打客服,请知悉!”

每个商品对应一个编号,下面有简单的介绍和用法,还有发货注意事项。如A1号:三唑仑片(眩晕型)。价格:500元一瓶。简介:三唑仑具有强大的催眠和镇静作用,药效快,使人进入深度睡眠。溶于任何液体,无色无味。5分钟内见效,持续4到6个小时。用量:片剂一次服用3-5片,液体状态一次服用1-2ml(视个人体质而定)。

注释中还提到,三唑仑是固体片剂,现在只能制成液体后才能给药。制成液体后,不会影响药效。另外可以加壮阳粉(免费送),可以接受就下单。共有19种,包括两种850元,三种1200元,四种1500元,五种1900元。商家声称每种药物都没有副作用,当事人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当记者提出要买其中两款时,对方表示需要提供收货地址和手机号码,可以全国送货上门。

“我们这里是货运司机私送的,有些地方送不了。”对方说司机负责把货物送到离买家收货地最近的城市或乡镇。记者选择的A2号:听话水(淘气水)和A11号:正品勾搭不能快递,货到之前司机会提前联系收件人。

然后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要求记者付款后截图,对方凭截图发货。

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官方平台介绍,一般情况下,麻药生效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高的麻醉浓度和足够长的麻醉时间,不存在“一闻就倒”的摇头丸,但“一喝就倒”的摇头丸是真实存在的。以新药GHB为例,其主要成分是γ-羟丁酸,是一种强效镇静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022年9月,厦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厦门海关缉私局线索,有人以“护发素”名义通过国际快递报假通关,涉嫌走私毒品。接报后,厦门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买家蔡某贤多次使用假地址、假姓名从境外网站购买所谓的“护发素”,有走私毒品的重大嫌疑。同年9月21日,警方在厦门将蔡某贤抓获,并在其住处查获两瓶伪装成含有γ-羟基丁酸的“护发素”的“强奸水”。经查,犯罪嫌疑人蔡某贤多次购买该类毒品并出售给他人赚取差价,涉嫌走私贩卖毒品罪。

吸毒犯罪成产业链

卑鄙有害

在一起强奸案中,贵州省普安县5名男子在KTV包厢内将摇头丸混入啤酒,诱骗4名女性朋友饮用,并在她们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对其实施多次性侵。虽然中间有一名受害者是清醒的,但他奋力反抗并咬伤了其中一名男子,但由于药物作用未能逃脱。最终,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郝等5人4年2个月至8年有期徒刑。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也开庭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刚满18岁的张某,一周内两次作案,致包括两名未成年人在内的3人被性侵。其中一人在喝了张掺有毒品的白酒后被强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起案件中,被害人与被告人均为熟人关系,两人均因信任和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被告诱导失去意识后受到侵害。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判决书发现,与一般性侵案件不同的是,此类强奸案中的受害者由于下药的效果,在受到攻击时多为无意识或无力反抗,很多人被性侵后昏迷或呕吐,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判决书认为,利用摇头丸违背女性意志,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侵犯性自主权的行为“卑劣且危害社会”。

据了解,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尤其是含有甲基苯丙胺的摇头丸,一旦过量服用会危及生命。如果受害者能及时发现自己被骗吃了摇头丸,前期可以通过呕吐自救。摇头丸一旦被人体吸收,几乎没有自救的可能,而且大多数犯罪分子根本不懂药理学,通常为了顺利实施犯罪而加大剂量,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这些摇头丸一同展示的还有一张“效果反馈图”。商家说,“经客户同意,视频图片绝对真实,全网找不到同一个。”不仅如此,还有人收集或上传强奸视频供他人观看,并将图片和视频打包出售。

针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现象严重,特别是“下药”等违法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向贩毒分子、吸毒人员出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应当按照贩卖毒品罪提起公诉。以非医疗、教学、科研等正当目的销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或者出于放任自流,非法销售给不特定的人的,按照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被害人下药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的,应当以强奸、抢劫等严重犯罪论处。

“特别是在充分考虑到犯罪行为空等具体情形时,以发生性关系为目的投放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符合强奸罪等严重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强奸罪等罪名追诉,不能降格为诱骗他人吸毒罪。”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一些公开报道显示,有人付款后,对方没有发货,或者付款后,对方送来的根本不是广告宣传的药品。

在西北政法大学乔峰体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楚教授看来,擅自在网上出售所谓的“强奸水”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出售假“神仙水”骗取他人大量财物,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平台履行主体责任。

加强信息判断和处置

为什么摇头丸等第三代毒品可以轻易在网上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面对平台监管,不少不法商家选择使用同义词替换来规避监管,“神仙水”的别称层出不穷,线上平台无法有效监管同义词替换和模糊搜索。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理事唐建斌告诉记者,虽然名目繁多,但“神仙水”的核心成分仍然是GHB,服用含有这种成分的物质的效果是其卖点。在监管平台时,要注意是否有生产标志和生产许可证,对宣传效果中突出“神奇功效”或“放松舒缓”等字眼保持警惕,及时联系商家核实。

“我们可以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入手,动态交换网络平台和公安部门的信息。公安机关要及时将案件中发现的新名称同步到网络平台,加强提示和监管。网络平台可以设置关键词提醒机制,限制类似名称的传播,需要限制准入规则,严格审核发布者身份信息,审核平台交易信息,防止非法信息发布。”唐建斌说。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军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政府禁毒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互联网和寄递企业也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行业主体责任。

“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网站、即时聊天群公开信息的检查,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清理涉毒有害信息。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用户日志记录、信息内容留存等措施。一旦发现其服务发布、传播的信息为涉毒违法信息,应当立即删除,并保存相关记录,向公安机关报告。”李文军说。

上海政法学院禁毒志愿者协会指导员崔认为,网络平台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对同义词替换、模糊搜索等现象进行监管。比如通过关键词过滤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广告内容,合理使用算法判断是否存在同义词替换和模糊搜索现象,并及时删除。同时可以建立用户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数据优势进行同义词替换和模糊搜索,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涉毒线索,加强警企合作。

在张莉看来,网购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易场所,对于平台上出现的图片和文字,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如果网购平台的经营者和监管人员对这些可能涉毒的商品进行鉴定,无异于让他们对平台上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鉴定,难度极大,超出了网购平台目前的技术。但网购平台可以要求商家明示其销售的商品不含任何违禁成分,平台也可以在登录界面、支付提示等环节设置提醒,要求买家核实所购商品不含违禁成分。

记者还发现,代码沟通和社交平台交易已经成为买卖双方的默契,监管难度加大。那么,社交平台可以采用和网购平台一样的关键词提醒机制吗?

唐建斌认为,买卖双方通过社交平台选择商品时,一定要附带敏感词,比如产品的功效,买卖过程中的行业暗语,或者商品的交接。社交app的发布者、管理者要通过技术手段对涉毒行为进行监管,做好信息检索和收集工作,与公安机关联合查控“社交平台、电子支付、物流”,配合取证、固定线索、证人进行后续侦破。同时,也可以采取与网购平台相同的关键词提醒机制,识别可疑和类似的非法交易后弹窗,增强买家的警惕性。

陈楚-葛认为,社交平台除了买卖双方交易的关键词提醒机制外,还应重视对“人”和“物”的监管。人的监管要实行实名制的社交平台用户注册,加强对卖家的资质审核和管理;商品的监管要加强对上架商品的检查,比如采用“双随机”的手段进行检查,如果有违规商品,就要下架。

在崔看来,传统的“严惩毒品”策略在惩治网络毒品犯罪方面面临诸多障碍。主要原因是网络毒品犯罪可能与网络盗窃、诈骗等行为挂钩。因此,在打击社交平台毒品交易时,需要仔细判断行为之间的关系。社交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有能力也有义务保证其提供的网络服务不被用于毒品交易及相关活动。此外,社交平台还需要建立日常监管机制,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升级算法,提高平台的风险识别能力,避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为网络毒品犯罪预留空余地。

责任编辑:苏晨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迷药网络销售链调查:用暗语沟通逃避监管,私密发货隐蔽交易_直击现场》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8108.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