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6座环上公园运营近半年体验如何?上海再请市民提意见

6座环上公园运营近半年体验如何?上海再请市民提意见

今年年初,上海周边首批6个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经过近半年的运营,环上公园日均客流量明显增加,金海湿地公园周末游客可达万人以上。今年“五一”小长假,首批6家环商公园累计接待游客约7.7万人次。公园的实际体验如何?

公众对参观公园新需求的接受程度。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

近日,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市绿地建设中心”)对第一批环城公园进行了市民满意度调查。针对市民反映的停车位、销售设施等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园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然而,不同的人群对搭帐篷、骑马、烧烤和在公园遛宠物等问题有不同的需求。市绿建中心表示,将进行深入讨论,再考虑出台环城公园运营维护管理办法,细化措施妥善处理各种诉求。

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以“抓民心工程,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为调研课题,走访了环六公园。他指出,公园上海的城市建设要把人民民主的要求落实到全过程,回应和满足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真正赢得民心,让人民的城市为人民。

闵行梅陇生态园。

市绿建中心表示,首批环城六园继续做好市民意见建议协调机制,中心搭建协调平台,各区推动解决问题,市民全程参与。环上公园建设前进行了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很多市民的“金点子”经过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评估后落到了实地;开园半年后,进行第二轮集中调研,根据问卷反馈,评估游客实际体验和满意度,改进相关服务。接下来,环上公园将结合驿站、入口广场设置市民意见收集箱,定期问需、问计、问利于民,并将这一做法延伸到楔形绿地、生态隔离带、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发挥社情民意在推动公园上海城市建设中的效用。

好吧,让人们去想

今年,上海市委将“环城生态公园带和千园建设工程”列入2023-2025年民心工程,对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市民有了更大期待。

上海绿建中心重点推进“环上”公园和外环绿道建设,完成首批6个环上公园开园,推动第二批10个环上公园年底建成;完成200公顷“环内”楔形绿地建设;“外环”推进吴淞江生态隔离带方案研究:“五大新城”征集国际规划,形成上海新城绿环专项规划。

浦东金海湿地公园。

目前,上海宝山凤翔之秀公园、普陀春光公园、嘉定绥德公园、闵行梅陇生态园、浦东绵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等首批6个环城公园已开放近半年。

为科学评价环城公园建设成效,市绿建中心对环城6个公园进行了市民满意度调查。通过周末在公园场地摆摊设点、走访沟通周边社区、转发传播居委会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回收问卷1515份。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周华杰说:“市民是公园绿地的直接使用者和重要评价者,老百姓感觉好真好。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准绳,不能只是‘我们感受’,更多的是‘人民感受’,及时开展公民满意度测评,发现问题,接受监督,改进工作。”

据统计,环六公园居民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92(满分10分)。在景观外观、配套设施、卫生状况、主题特色、安全管理等评价分项中,景观外观满意度最高,达到9.12,其余均在8.5以上。

总体来看,环境首批6个公园的生态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景观特色得到了显著提升。四化面积约69.54公顷,新增苗木近1.6万株,大大提高了“色”率。宝山凤翔之秀公园的游客黄女士说,公园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当时公开征求意见时提出的提高绿化效果的意见也被采纳。现在,绿植和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每天午饭后,我都要去转一转。

同时,游客结构中年轻人更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活动更多,专程打卡的游客更多,环城公园的社会知名度和辐射效益显著提高。

如何应对不同的需求

除了满意和认可,市民游客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普陀春光公园设置了临时厕所。

记者从市绿建中心了解到,环城第一批6个公园改造提升后,共增加停车位558个,设置公厕30个,避雨亭35个,销售网点14个,基本满足公园运营和游客需求。然而,应对公园客流高峰考验,停车位和销售设施不可避免地捉襟见肘,服务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

据调查,由于观众年龄和交通方式的差异,每个公园的缺点也不尽相同。比如浦东绵青园55.94%的游客年龄在26-45岁,有家庭和亲子需求,自驾比例近60%,停车问题比较突出。在闵行梅陇生态园,85.45%的游客都是周边居民,以步行到达为主,基本不存在停车矛盾。然而,近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公园的销售服务、避雨亭和儿童游乐场不足。市绿建中心表示,这可能与公园未建站有关。

在普陀春光公园,一期已经建成开放,二期正在建设中。调查显示,14%的游客反映停车位不足,10.6%的人认为销售服务不足。由于春光站(包括公厕和食堂)仍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完工。为了满足车站建设期间游客的需求,园区内设置了一个移动厕所和两台自动售货机。

普陀春光公园设置了自动售货机。

宝山凤翔之秀公园也存在停车卖服务的问题。为应对节假日大客流,园区已与园区对面的工业园区沟通协商,可借用园区停车场进行临时停车,按15元/天封顶收费,并计划在园区门口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计划在园区内增设自动售货机,在园区茶室开放后增设公共厕所(茶室厕所对外开放),使站内公共厕所与园区独立公共厕所相结合,形成三座公共厕所,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

周华杰说,环上公园不像城市公园,尽量保存生态,基础设施可能不足。根据市民的意见,及时对公园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游园体验。

游客对停车、公厕、标识等硬件的需求往往是一致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同年龄段的意见差异较大,给管理部门造成了难题。

比如宠物入园,据调查,25岁及以下人群中,超过60%的人支持宠物入园,60岁及以上的人反对。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意见不一。公园应该如何选择?

不同年龄层对宠物的接受程度。

从游园新需求的整体数据来看,70%的受访者对帐篷露营持欢迎态度,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宠物入园、自助烤肉、园内骑行等活动表示担忧。其中,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安全隐患(占55%)和卫生问题(占31%),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市民大多建议采取划定指定区域、加强检查管理等运维方式。

周华杰表示,如何平衡市民的新需求,管理新矛盾,将成为后续公园运维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近的集中调查不仅涉及支持和反对,还进一步探究了具体原因,这将为问题的改善提供一个方向。未来还将考虑出台环城公园运维管理办法,细化措施平衡多方需求。

市民有需求,园区有回应,大大小小的各种诉求都在环园内落实。浦东绵青公园开放时间由7:00-18:00延长至5: 00。公园内设置自行车,园路分骑行道和漫步道,禁止外来自行车入园;游客服务中心醒目位置设立了市民意见箱;公园还计划开辟烧烤区,进行分区管理。闵行梅陇生态园计划年底开墙,24小时开放。

开门办园,市民参与。

征求民意、开门营业的决定,从环上公园建设之初就已经启动。

浦东棉青公园。

早在2021年9-11月,在环城生态公园带总体规划阶段,上海绿建中心就面向全体市民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共收集网络问卷26448份,建议4123条。线下还举办了6场“面对面”座谈会,涵盖居民、学生、行业专家、老领导,共收集到129条建议。

经过专家评审,将一些合理的、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了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25个“金点子”在环城第一批公园建设中落地。比如在闵行梅陇公园的设计中,采纳了市民提出的“在不影响周边社区的情况下,局部亮化夜景照明”的建议,打造了“树蛙部落”的特殊场景,为夜间活动的市民提供趣味跑和夜游。普陀春光公园采纳了“为不同年龄层增加设施和休息场所”的建议,设立了儿童游乐场和帐篷区,增加了自助销售并增加了第三间浴室,打造了一个适合年龄层的公园,在社交媒体上被誉为新一轮“免费婴儿散步”和“宝藏小生”的热门推荐地。

在得到民众积极反馈后,市绿建中心沿袭了这一做法,在后续公园绿地建设中固化了公众咨询环节。目前,16个二、三批环城公园和7个重点绿化工程共收集意见285条,采纳97条。如闵行春申公园、金美公园在设计阶段就组织了南星村等周边社区的20多名居民进行座谈,收集了10条意见并纳入设计方案,包括在公园内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增设中草药科普园等。

同时,市绿建中心也在项目建设推进阶段继续接受公众监督,收集各方意见。嘉定绥德公园在建设准备阶段就收到了热心市民的反馈。发现公园路附近有一只黑枕黄鹂在筑巢育雏,在上海很难观察到。项目经理积极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为筑巢的鸟妈妈和鸟宝宝让出百米范围,让出道路,疏导桥梁,为生生不息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

宝山凤翔之秀公园。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上海绿建中心还重点开展了环城生态园建设中市民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评估,对前期参与金点子活动的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和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96%以上的受访建设单位认同市民参与机制,认为这项工作可以从民众需求的角度审视公园建设,提供了换位思考的机会,也有助于赢得公众认同,提高公园绿地的建设质量和建成后民众的满意度。90%以上的设计师对收集到的公众意见进行讨论和整理,落入设计方案。他们认为公众意见的收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有助于拓展设计思路,优化公园的设计细节。

同时,受访市民、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建议,民意收集的覆盖面可以更全面。很多人之前不知道或没有参与过征集活动,超过半数的受访市民认为宣传的渠道和形式有限,要有意识地倾听不同群体的需求,在“真听意见,听真意见”方面,要创新形式,取得实效。

参与浦东高科路公园民意征集活动的裴先生表示,公众可以广泛参与政府平台上的公众咨询,但前提是要做好一定的宣传工作,公众咨询到位才能得到较好的公众反馈;然而,调查问卷建议住在附近的人应该去公园周围人多的地方。住在附近的人更关心和熟悉家里的事情,在那里他们可以听到更多公园使用者的声音。

责任编辑:高文图片编辑:朱伟辉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6座环上公园运营近半年体验如何?上海再请市民提意见》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99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