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深观察|反偷拍是严肃的,指控偷拍也应该是严肃的

深观察|反偷拍是严肃的,指控偷拍也应该是严肃的

经过几天的发酵,“大叔疑似偷拍后仍被曝光以证明自己清白”的事件还未平息,类似事件又有上演。

据报道,6月11日晚,成都一名男子被两名女子指控在地铁上用相机偷拍其鞋面,后被列车安全员诬陷。最终,警方确认“他的鞋子没有问题。”事情的起因是站台广告牌上的光反射在鞋子上,反射出绿光,让两名女子误以为是摄像头。

经民警调解,该男子拒绝接受其中一名女子的道歉,认为其态度敷衍,“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另一名女子也没有道歉。该男子准备起诉两人,要求公开道歉。

误伤他人后说“对不起”有多难?

短时间内接连发生两起类似的“防偷拍乌龙”事件,进一步放大了公众的关注度。应该说,对公共场所的偷拍行为“敏感”是应该的,但如何防止反应过度,误伤无辜,也是需要注意的。

两起事件其实本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结局,就是在警方确认是误会后,控告方诚恳道歉。如果是这样,后来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教育,错怪别人后要诚实道歉,得到理解。被偷拍的严重乌龙指责后,真心道歉说“对不起”有多难?

此类事件激起的公众谴责如此强烈,以至于指控者的“敷衍”态度是比乌龙指控本身更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容易引起关注的社会事件中,过错方拒绝道歉和改正错误,越来越成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比如屡屡发生的高铁占座事件,遛狗不拴绳引发的纠纷,前段时间上演的占道停车事件,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闹”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能无法只在性别问题下讨论这两起“乌龙”事件。

在公共生活中,这种被一句缺席的“道歉”放大的闹剧,根源在于规则意识的缺失。在法治社会,仍有一些人“无理搅三分”,认为“我强有理”(与“我弱有理”是同一逻辑)。

以这两起事件为例。在日益浓厚的反性骚扰社会氛围中,反性骚扰一方优势明显。这种优势以及爆棚的正义感和维权冲动,会让一些人不自觉地忽略事实和自己的是非,更多地从立场出发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为。也许在指责者的潜意识里,道歉和改错被视为立场的“后退”,相当于气势上的“输”。即使被证明是误会,我也习惯性地采取立场为自己辩护。

在“川大女研究生”事件中,女孩在知道自己误解了叔叔后,说“我的权利没有被侵犯,难道我就不用维权吗?”,可以代表这种心理。

激活规则,避免“不讲道理者强,讲道理者被动”

那么,如果遇到类似的冲突和误解,我们该怎么办呢?还是要激活规则的约束力,权力部门要及时有效的介入,通过规则的有效运行,避免“非理性者强势,理性者被动”。

“川大女研究生”事件发生后,警方介入帮助澄清事实,是对被误解者必要的权利救济。在后一事件中,有网友指出,诬告两名女子应受到法律制裁。这是进一步的呼吁。

但是里面的边界怎么把握是个问题。比如合法维权和诬告如何界定?如果维权不实,你可能会遭遇法律的惩罚,甚至被贴上寻衅滋事的标签,是否会增加维权成本,这一点不容忽视。

此外,应倡导程序中立原则(各方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都有足够的机会和权利为自己辩护),以尽量减少乌龙事件可能对被告人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第二起事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当双方在地铁安全员的引导下,在地铁站等待警察处理时,被告男子“双手一直放在背后,但靠墙站着,那里是火车停下,乘客下车的地方。”“一列接一列的火车到站,下一站很多乘客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如果地铁工作人员将双方带到地铁站乘务室等待,避免被告在真相大白前被公开“审查”,相信可以避免误伤事件被放大。

该男子在公众号文章中询问,地铁管理方面是否有处理相关事件的标准或制度,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对于受害方来说,权威部门的主动公开澄清,事件现场证人的主动作证,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被告人的权利,让诬告更加难以得逞。

正视女性的“安全焦虑”,但指责要严肃。

偷拍乌龙事件近期接连爆出(杭州也有女大学生骂男生变态,骂错人的案例),反映了个别女性对反偷拍和性骚扰的过敏心态,也值得正视。

毫无疑问,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偷拍和性骚扰。社会应该乐于看到被偷拍被骚扰的人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反性骚扰的社会意识提高了,这是一种进步。客观来说,地铁里偷拍、性骚扰的事件频频发生。目前这种弄巧成拙的氛围的形成,确实反映了部分女性面临的“安全焦虑”。

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应该明白,偷拍和性骚扰有多恶心,其法律后果有多严重,在指责时应该有多谨慎,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包括网上曝光)。

要防范反性骚扰的严重性在低门槛的曝光机制下被消解,甚至把反性骚扰变成一种广义的情绪宣泄。比如在“川大女研究生”事件中,即使证明没有偷拍,当事人仍然在网络上公开谴责和诋毁这位大叔。这一次,男方还说,在真相确定之前,女方迫不及待地和朋友分享被偷拍的“经历”,用的表情很有象征意义:“给你个瓜。”

如此愿意将不存在的侵权行为视为一种对外展示的素材,理解为供人娱乐的“瓜”,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与正当维权的反差。不排除在性别情绪的纠结下,现实中有些人真正在意的不是有没有被偷拍和性骚扰,而是能不能把这种事情变成一种可以第一时间加入网上讨论的谈资。

如果性别维权的行为被这种情绪所驱动,无疑会脱离应有的严肃内核,有滑向轻佻、娱乐化的危险,必然增加误伤的可能性。

如果这种既过度敏感又夹杂娱乐心态的维权心理无法回避,不仅可能加剧性别对立,还可能为正常维权增加阻力和压力,掩盖真正的真锤事件。如果任其蔓延,只会导致更多的冷漠和敌意,最终形成“人人戒备人人”的状态。而这注定是公共生活的灾难。

必须重申,反偷拍、反性骚扰是认真的;对偷拍和性骚扰的指控也应该很严重。

责任编辑:甘琼芳图片编辑:朱伟辉校对:栾梦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深观察|反偷拍是严肃的,指控偷拍也应该是严肃的》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962.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