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新闻网
最新热点新闻

老农卖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老农卖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利润14元

2罚款合并10万元!

福州一老农卖不合格芹菜

收到天价罚单!

此事引来热议。

近日,闽侯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

卖芹菜的老人被查出不合格。

2019年9月11日,家住闽侯的陈一博出门,路过隔壁王大姐家的菜地。

“陈先生,今天的芹菜特别水。你想带一些吗?你可以拿去批发市场,保证能马上卖出去。”王姐侃侃而谈。

最后,陈一博花了122.5元买了70斤芹菜。

随后,拉着70斤芹菜的陈一博来到一家蔬菜批发商行,以每斤1.95元的价格将芹菜全部卖给蔬菜批发商行,赚了14元。当天,数百里外的一家便民超市从蔬菜批发商行购买了一批蔬果,其中包括陈一博卖给该商行的7.5公斤芹菜。

第二天,超市所在地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管执法中对芹菜进行了随机抽样。经检验,毒死蜱项目不符合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芹菜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营利性14元共罚款10万元。

2021年2月8日,陈一博因涉嫌销售不合格芹菜被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有麻烦了”,一时慌了。

2022年4月22日,市场监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采纳陈一博有立功表现,责令陈一博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4元,并处罚款5万元。

不知所措的陈一博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有提起诉讼。因其未主动缴纳罚款,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陈波于2022年12月19日及时缴纳罚款5万元,罚款5万元。

经过催促,陈一博无法演出。2023年2月14日,市场监管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和追加罚款。

“小惩大”引发社会热议。

不久

陈一博卖芹菜赚了14块钱。

被罚款5万元

也引发了邻居的讨论。

“我这次卖了,处罚太重了。谁会想到这菜不合格?”

“这芹菜也没吃坏人。为什么一定要惩罚你?”。

“毒死蜱是杀虫剂,有一定毒性,肯定会影响健康安全,已经按照最低5万元的标准处罚了”。

法院:处罚过重,不允许强制执行。

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陈一博不是专业菜贩,这是第一次违反法律。涉案不合格芹菜货值136.5元,利润仅在14元,数额明显较小。其本人并不知道销售的芹菜不合格,且案发后陈一博能够配合调查,如实说明不合格芹菜来源,积极举报他人无证经营,有立功表现,依法应当减轻或者不予处罚,市场监管局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行政程序方面,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2月8日立案调查,2022年4月22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也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程序违法。故裁定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予执行。

随后,市场监管局提出复议申请,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判。

陈一博得知结果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此事已告一段落,但对陈一博来说仍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原题为《福州老农卖菜牟利。14元因销售不合格芹菜被罚10万》)

责任编辑:崔烜图片编辑:乐浴峰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老农卖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文章链接:https://sourceopen.com.cn/7954.html

本站新闻文章由机器人程序自动发布,新闻内容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具备权威性,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并非官方发布信息,其真实性自行判断,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误报,违法等不良信息,请联系删除.资源型信息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