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江西河北各有一名渐冻症考生“圆梦”高考_中国政库
高考结束后,铃声响起。此时此刻,你是你的英雄。如果你已经尽力了,你就会足够伟大。导报记者注意到,江西和河北今年各有一名患渐冻症的考生参加高考。
据微信官方账号“文明萍乡”微信报道,6月7日,高考开始,在江西萍乡市安源中学考点,一名坐轮椅的考生引起关注。在考官和警察的帮助下,他的父亲把他推进了考场。当天,工作人员不仅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还调整了一楼考场,为其设置了“专用”座位。随着开学钟声的敲响,患有渐冻症的少年廖“圆梦”高考!
据萍乡当地媒体介绍,廖来自萍乡七中。在廖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他被确诊为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也就是俗称的儿童版“渐冻人症”。
命运给廖一家带来了不幸,但他们没有认输。从小,父母就教导廖要坚强。“人不可能是完美的。你只是因为身体缺陷不方便。不代表你的生活不好。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在父母的耐心指导下,廖认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
由于身体不便,廖在大事小事上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为此,父母开始了全职陪读生涯。白天爸爸廖智波在学校陪我。他渴了水,饿了饭。甚至他上厕所的时候也是他照顾他。放学后,父亲廖智波上夜班,母亲陈洁帮儿子洗脸,陪他做作业。寒来暑往,夫妻俩一坚持,就是十二年。
父母的辛苦带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廖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萍乡中学。后来,出于照顾父母的考虑,廖选择留在离家更近的萍乡七中。
虽然生活一直有点艰辛,廖的家人也获得了很多热心的帮助。在七中就读期间,学校将廖的班级安排在一楼,并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其出入。“从小学开始,他的同桌就会帮他准备上课用的书,有时候还会帮他翻页。”陈洁感激地说,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廖成长为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少年。
在老师眼里,廖是个很上进的孩子。每次上体育课,他都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刷题。进入高三后,廖每天晚自习回家后都坚持看书到11点。遇到不懂的东西,第一时间拍照问老师。前段时间还获得了经开区“新时代好青年”称号,是班里很多同学的榜样。今年高考,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廖的父亲廖智波说:在学习了12年后,我们很高兴看到他今天站在高考的考场上。如果他考上了大学,我们会继续支持他,陪伴他。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无怨无悔。
据人民网河北频道报道,6月7日,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考点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考生——渐冻症女生刘宣诺。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刘宣诺坐着轮椅进入了一个人的“战场”。与其他孩子相比,她参加高考的意义非同一般。
三岁时,刘宣诺被诊断为渐冻人。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医生曾断言她很难活过五岁。因为刘宣诺的父母要出去打工赚钱养家,所以她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由奶奶照顾。十五年来,奶奶坐着轮椅带着她,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培养了她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她的学习成绩也不负众望,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语文成绩还是全年级第一。
在班主任马明的印象中,刘宣诺是那么坚强,让人心疼。很多时候,我希望她能哭出来,但每次看到她阳光般的笑脸。谈及梦想,刘宣诺说:“一路走来,老师对我帮助最大。我清楚地记得从幼儿园到高中每一位老师的名字。我也希望以后当一名人民教师!”在无数个因为痛苦而辗转反侧的夜晚,正是这个梦想支撑着她坚持下来。
据河北媒体《大Wall.com》刊登的文章,2020年11月14日,刘宣诺在奶奶张瑞鑫的陪伴下,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青春文化励志节目《中国少年》中,讲述了一个她和“奶奶妈妈”不畏疾病,微笑面对苦难,乐观面对生活的感人故事。
奶奶和刘宣诺偶尔会讨论“谁先离开这个世界”的问题。
“如果我奶奶比我先死,我会难过,但我不会颓废。‘我活着’一直是她最大的心愿;如果我比我奶奶先走,我奶奶肯定特别难过。”刘宣诺说:“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不是我想看到的。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坚强的活下去,用灿烂的笑容回报奶奶的付出。”
刘宣诺还和奶奶商量,死后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来,捐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如果我的角膜能让人重见光明,那我的人生就还在继续。”
“日子不是无处不在,青春只是来了。苔花小如米,亦开如牡丹。”这首袁枚的《苔》是刘玄诺最喜欢的诗。
“我和苔花是上天留下的精灵。苔藓虽然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但还是会长出绿色,给无人问津的角落增添了一份绿色。虽小,却有着和盛开的牡丹一样的渴望。我天生残疾,但我不放弃自己。我有像苔藓一样的梦想。”
责任编辑:蒋晨锐图片编辑:李晶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