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世上有没有吃不厌的食堂?
经常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家食堂。大部分是阳光的,比如实惠的,好吃的,有钱的,高档的,有创意的等等。但真正的食堂,自然不仅仅提供“美”。
食堂大概是“是非”最多的地方。有人吃蔬菜中的绿色蠕虫并不罕见。他们吃各种怪物,以至于需要有关方面调查。那是最不愉快的事情。食堂食物的底线是干净卫生。在此基础上,才能谈美食。
30多年前,我住在县城的一所高中,一日三餐吃食堂。父亲每周给我三元生活费,“就够了”。当时物价也在上涨。为了省钱,两毛钱一块的炖瓜吃得最多。
高二的时候,我生气地让爸爸去政府食堂吃饭。父亲的熟人让我“寄宿”在县委大院的饭堂里。为了我能顺利“入常”,父亲说了很多好话,收了很多粮票,这是一笔“资本”。第一次吃的时候,神清气爽。我不仅可以享受“安全的饭菜”,还可以听到许多我在学校无法理解的有趣的事情。我还记得一些政府官员的吐槽。
但时间长了,发现大院里的食堂也就这样,味道还过得去,只是“性价比”一般。关键是那些烧菜的阿姨给我的感觉是傲慢和关心,对干部微笑,对我和一些“小角色”冷淡。这并不奇怪,毕竟我是个局外人。
有朋友告诉我,他们单位丢了食堂后,集体“砸”了其他食堂。别的家庭补贴工作人员,所以要在那个食堂吃饭,价格必须乘以2。朋友们觉得这个“不平等契约”很可笑。他们宁愿在街上打游击战,也不愿再走一步。但我从小就在食堂感受过世界的冷暖,所以觉得这样的事情在异常中“很正常”。
而我当时的选择是回学校食堂大概一个学期。最不济也是自己的“地盘”。万一遇到打耳光的菜男,我还能据理力争。父亲也没多说什么,我就随心所欲了。
后来才发现,中学食堂也不是一无是处。每天午饭和晚饭的时候,都有一大锅蔬菜汤,免费提供。我有“扣除”生活费买书和磁带的习惯。有尴尬的时候,我就将就一碗咸菜汤。运气好的话,里面有很多青菜和小苗,够晚餐吃的。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一段关于食堂免费喝汤的描述。可见这段记忆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属。所以我不禁对母校的食堂又爱又恨。
食堂大概是最能考验人性的地方。人性是复杂而微妙的,这不仅表现在食物本身,也体现在很多“食堂故事”中
有一天,老朋友叫我去他单位食堂吃饭。我吃了之后,还挺难过的。这个食堂又便宜又好,比我们的好多了。但老朋友说不爱吃食堂,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去外面“改善”。可见食堂再好吃,总会被拒绝。谁让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呢?很多食堂不是一见钟情,二见钟情,三见钟情“就那样”吗?很难找到一个吃不厌的食堂,更难找到一个“专一”的食客。
有世界上最美的食堂吗?我不知道。
一辈子怀念的食堂,大概只在记忆里吧。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学校旁边单位的食堂吃饭。在那个食堂里,有一对神仙厨子,一老一少,沉默不语。老师傅做的蒸丸子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丸子。我还记得肉丸一个一毛钱。春天开花的青菜,农村人不喜欢,他却能烧出人间美味,不失口。当年,味精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段记忆很短暂,因为师傅在我中学就去世了。从此,那个小食堂就不复存在了。四十多年了,我和父亲还是时常怀念那个味道。现在有心情的时候会自己做肉馅饺子,但总是跑题,哭。
那到底是什么味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原来的单纯和善良。
责任编辑:王磊图片编辑:陈飞燕校对:栾梦